“这场现场办公会不仅实现了政协提案办理从‘纸面答复’向‘实效落地’转变,也为法治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本。”3月21日,丹阳市司法局赴珥陵镇开展“法治护航乡村振兴”现场活动,积极回应政协委员提案建议,面对面地解答基层治理难题。应邀参加活动的丹阳市政协委员、珥陵镇党委副书记熊新燕感慨地说。
在今年丹阳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期间,熊新燕通过提案指出,在时下的丹阳基层农村,有部分村规民约存在权益分配不公、内容滞后、宣传不足等现实问题,并建议通过开展法治体检、组织普法宣传等有效举措,切实完善基层治理。
3月21日,丹阳市司法局积极回应政协委员提案建议,组织公证员、律师及村居法律顾问等成立法律服务团队,赴珥陵镇开展“法治护航乡村振兴”现场活动,通过“问题导向,精准对接提案建议;清单管理,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多方联动,打造基层法治共同体”等有效途径,大力推动村规民约法治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法治动能。
活动中,丹阳市司法局坚持将提案办理与法治乡村建设相结合,特邀熊新燕委员与珥陵镇司法所、派出所的相关负责人同赴基层一线,合力推进问题整改落实。
针对提案中提出的“外嫁女集体经济成员资格”“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等焦点问题,法律服务团队结合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分析、政策解读等方式,为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答疑解惑。同时指导该镇司法所积极联合村“两委”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明确要求条款制定需遵循合法性、民主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有效保障广大村民的合法权益。
为切实提升普法宣传实效,丹阳市司法局积极实施“需求清单+服务清单”的双轨推进模式:一方面组织司法所干警、网格员深入村组走访,搜集土地流转、家庭矛盾等基层农村的高频法律问题;一方面根据反馈需求制定年度普法计划,重点围绕农村土地承包、婚姻继承等主题开展“订单式”普法培训。
活动中,他们还就如何对村规民约进行法治体检进行了具体辅导,明确宅基地分配、集体收益分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等几类审查要点,为基层干部提供了实操指导。
据了解,珥陵镇司法所还将与派出所积极联合,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及网格员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创新“法治驿站”试点运行机制,通过驻点调解、以案释法、巡回服务等形式,为村民提供矛盾调解、法律咨询等“一站式”的法律服务,确保基层治理既合“村情”,更合“法理”。
“法治乡村建设要从‘被动纠错’转向‘主动预防’。我们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开展‘村规民约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并依托‘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让村民成为依法治村的主角。”丹阳市司法局分管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还将试点在村居设立以远程公证办证点为载体,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专业资源的“法治驿站”服务模式,有力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前移至基层村居,通过以案说法、互动答疑等形式,让法治宣传教育更加“接地气、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