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苏州市吴中区诉调对接高效化解消费纠纷
2025-03-20 16:30:00

“看着宣传图片上的苗条身材,我怦然心动,立即在线付款购买。可谁知拿到手后却发现,竟然是‘三无产品’……”

日前,苏州市吴中区的楚某通过微信购买了微商宣称“月瘦30斤”的减肥产品,收货后却发现该产品既无保健食品批文,且包装标注成分与实际检测结果不符。服用三个月后,楚某的体重根本未减,于是向吴中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于当日即通过诉调对接机制流转到了吴中区诉前调解委员会。接到指派后,调解员抽丝剥茧锁定了商家虚假宣传、以假充真等违法行为,并援引民法典、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条款,为当事人释法明理、明确法律责任。最终,通过5个工作日的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商家退还了全款并赔偿1.2万元。

这场“教科书式”的解纷过程,正是吴中区诉调对接机制的生动写照——通过“法院委派+专业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机制,让消费维权从“对簿公堂”转向“高效化解”,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19年以来,吴中区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以“源头减讼、非诉解纷”为目标,创新构建诉调对接的“吴中模式”,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高速公路”。6年来,吴中区诉前调委会累计分流法院诉前调解案件3.9万余件,成功调解近1.4万件,司法确认8700余件,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用逾百万元,成功打造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吴中样本”。

吴中区司法局创新构建“调解前置+繁简分流”模式,招录18名专职调解员,分设8个小组进驻法院与基层法庭,规范工作流程、扩大调解范围、强化业务指导,打造“1+4+N”诉调对接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该局与法院联合,将民商事中的高频纠纷导入诉前调解,强化“庭所协作”,搭建高效对接通道,确保“能调尽调”。他们创新“全科日常+专科渗透”工作法,设立劳动争议、家事纠纷、交通事故等“专科门诊”,定向攻坚疑难案件;探索执行阶段调解程序,派驻调解员化解执行纠纷,推动“末端治理”与“前端预防”双轨并行,实现解纷力量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跃升。

以“内外兼顾、系统发力”为导向,吴中区司法局积极构建复合型调解队伍。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法官“一对一”实训等方式,培育涵盖退休法官、警官、律师及专职调解员的复合型调解队伍。建立“理论+实践”双轨培训体系,强化业务指导与能力提升,推动调解员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型。同时制定出台绩效考核办法,将调解数量、案卷质量与奖励挂钩,激发队伍活力,推动队伍稳定性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他们还积极响应数字时代需求,大力推广“多元调解”“苏解纷”等线上平台,实现纠纷的“指尖化解”。采用视频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模式,打破时空限制,高效化解涉企、欠薪案件纠纷。通过“云端调解”,实现“线上+线下”调解无缝对接,帮助群众随时随地提交纠纷信息,寻求专业的调解帮助。自推广线上调解平台以来,线上调解占比提升至35%,平均调解周期缩短40%,群众维权成本降低60%,全面贯通司法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以“深化诉源治理品牌”为目标,凝聚多元共治合力。该局通过评选“金牌调解员”“十大调解案例”等活动,积极培育典型标杆,及时挖掘和表彰在调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有效激发调解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微信公众号开设“调解小课堂”专栏,与媒体联合成立“96466调解工作室”,打造“媒体+调解”宣传矩阵,推动“有纠纷找调解”理念深入人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