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定分止争的“和谐使者” ——走近“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立新
2024-11-05 15:26:00

  因与调解结缘,太仓市城厢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老张调解工作室”当家人张立新成了太仓家喻户晓的“名人”。 

  张立新双鬓斑白但精神抖擞,年逾七十却不减英姿,温和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 

  在调解室,辖区百姓每天都能看到他为民服务、化解矛盾的身影,他被辖区群众亲切地誉为定分止争的“和谐使者”。 

  “凡经他调解的矛盾基本都能成功,百姓称赞‘立新的话立得住、很靠谱,大家愿意听’!”太仓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翼介绍。 

  为民分忧,职责所在;春风化雨,义不容辞。张立新从事人民调解工作41载,依旧激情不退,初心不变,风雨无阻,奔波在城厢的田间地头、街头巷陌,依法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00余起。 

  2023年9月,张立新捧回“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奖牌。 

  动得真心,调解富有人情味 

  “从事纠纷调解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技巧,还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张立新告诉记者,一个合格的调解员要做到:热心接待群众、耐心听取陈述、细心调查事实、公心处理问题、尽心为民解难、恒心解决纠纷。 

  去年10月15日下午,葛某与妻子带着女儿小花在某儿童俱乐部玩耍,在洗手池处不慎摔伤,送至医院被诊断为右前臂开放伤。 

  治疗结束后,小花右前臂留下疤痕,小花的父亲葛某要求该儿童俱乐部承担医疗费、误工费、陪护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 

  “小花没按俱乐部相关游玩提示,监护人对其看护不到位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某儿童俱乐部负责人坚持认为,家长作为监护人有对小花人身安全和行为进行监护的责任和义务。因协商未果,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 

  “孩子遭罪,家长心疼。作为父母,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受伤,但事已至此,大家坐下来依法协商处理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孩子也要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张立新在调解室对小花父母心平气和地说。 

  随后,经过协商,儿童俱乐部负责人表示愿意赔偿,但小花父母要求赔偿的金额过高,俱乐部不能承受。 

  “俱乐部虽面向低龄儿童,但对于孩子而言,不等于绝对安全。”弄清争议焦点,张立新依法劝解各方认清各自的问题和赔偿责任。 

  最终,在张立新的耐心劝说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某俱乐部支付了赔偿费用,双方表示满意。 

  肩扛责任,心里装着百姓事 

  “感谢老张出面调解,赔偿金已全部到账!”前不久,贾某的妻子来到“老张调解工作室”,将一面写有“秉公调解为民解忧,运筹帷幄解纷有方”的锦旗送到张立新手中。 

  今年1月15日,贾某在小区修剪树枝过程中突然晕倒,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见状,立即将其送医院并通知家属,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性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属于工伤。”事情发生后,死者家属四人就贾某意外离世要求物业管理公司赔偿。 

  由于贾某亲属要求赔偿数额过高,双方各持观点,互相指责。贾某亲属与物业公司负责人情绪激动,不愿退让。调解陷入僵局后,双方请求张立新介入调解。 

  张立新第一时间联系公安局刑侦部门核实贾某死亡原因,确定其属于意外身亡后,立即走访物业公司与贾某亲属了解情况,及时安慰家属情绪,缓和双方紧张气氛,明确相关法律依据,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金额和解决方案。 

  张立新以双方利益为出发点,放弃休息时间,与群众坐到一个板凳上,“一家人不讲两家话”,从事情缘由、相关法律依据出发来进行劝导,讲通情理,听取多方意见,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经多番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物业公司同意支付贾某家属意外死亡的赔偿费用。 

  “他走遍乡村调解纠纷千余件,靠的是缜密的思维、冷静的态度和严谨的法律知识。”太仓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颜浩称赞。近年来,张立新凭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执著热爱,足迹遍布城厢镇23个村居,把走村入户调解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等这些在别人眼里“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琐碎事,干得风生水起。 

  依法维权,群众满意百分百 

  “张立新始终在解民忧、暖民心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源头防控,将大量信访问题化解在当地,‘老张’调解在群众中名气越来越响,‘不走信访走调解’已成为城厢百姓的首选。”太仓市城厢镇副镇长张寅介绍,在百姓眼里,张立新总有办法打开“心锁”;在同事心目中,张立新总能拔去“硬钉”。 

  不久前,辖区某企业因股权转让引发劳资纠纷,拖欠261名员工工资迟迟没有解决。企业老板避而不见,致使员工应得的报酬无处着落,企业员工焦急万分。 

  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专门组织以张立新为首的10余名“老娘舅”成立调解团队,第一时间介入稳控,全力保障员工利益。 

  张立新带领调解团队主动与法院、人社、信访等多个部门联动,释法析理,引导员工代表理性维权。多次深入企业了解具体情况,开展组团进驻式调解,与企业老板协商沟通,明确法律责任。 

  经过多轮协商,在向企业老板释明法律后,老板与员工达成一致意见,现场“流水作业”一整天,逐一签订调解协议书,工资发放到每名员工的手中。 

  至此,这件涉及人数众多的劳资纠纷“骨头案”尘埃落定。企业员工为表感谢之情,特地送来“为民办事暖人心、娘舅调解送光明”的锦旗。 

  “群众只要有合理合法的诉求,我就要用百分百的努力去解决。”张立新表示。 

  2014年5月,退休的张立新成立了“老张调解工作室”。10年来,工作室调解重大疑难纠纷及群体性上访案件274起,收到群众感谢信11封、锦旗72面。近年来,张立新带领“老娘舅”们发挥人缘地缘作用,突出团队作战优势,坚持综合施策,参与化解信访积案、疑难复杂纠纷难案150余起,凡经他主持签订的调解协议,无一例反悔,当事人满意率100%。 

  “把群众的‘疙瘩’解开了,把百姓怨气理顺了,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张立新向记者表示。时光荏苒,数十年如一日,青丝变白发,张立新不停奔波在娄东大地,勇做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愿为辖区和谐的“守护人”的品格,让人动容。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