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连云港公安以 “安企护企”行动为抓手,以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打击犯罪的雷霆战力和服务大局、护航发展的源源动力。今年以来,全市共破获各类经济案件百余起,抓获境内外经济犯罪嫌疑人386名。
直击经济安全“痛点”
重点关注数字货币、消费贷款等互联网金融领域经济犯罪新动向,严厉打击金融类传销尤其是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传销活动。集中打击新类型合同诈骗、非法经营、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串通投标等多发性商贸犯罪。海州警方近日成功规劝一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嫌疑人樊某投案自首。该樊曾在我市赣榆、海州等地以公司承包工程需要资金为由,帮助他人介绍不特定公众10余人参与筹款,涉案资金达2522万元。
假冒的包装盒、脏兮兮的玻璃瓶、大桶的劣质化妆品原液……杂乱不堪地堆了满屋……谁能想到这样的地方居然能“造出” “大牌”化妆品!近日,我市警方通过线索摸排,成功捣毁一个假冒注册商标窝点,抓获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嫌疑人王某栋、王某祥、王某月3人。2020年以来,王某栋等人未经某化妆品公司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赣榆区塔山镇一自建房内,假冒某注册商标,制造假冒酵素精华肌底液并对外销售,非法获利达100余万元。
连云港公安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组织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护航2021”行动,深挖犯罪线索、强化专案经营,向侵害企业利益,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涉企案件发起雷霆攻势,有效保护了企业创新成果和发展利益。今年以来,已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破解安企护企“难点”
今年3月,来自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以及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集团等单位企业的30余名代表齐聚市公安局,大家围绕加强司法协作、加大信息沟通、强化警企共建等方面座谈交流。来宾积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就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侦查办案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宝贵意见建议,10余条意见建议被采纳落地实施,并及时反馈给各位代表。
长期以来,连云港公安围绕群众关注、企业关心的突出问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家对经侦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诉求、回应期待。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多次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走访送法活动,先后到恒瑞医药、日出东方太阳能等知名企业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潜在风险,实地检查安全措施和内控风险机制落实情况。
探索经济犯罪侦防策略,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权益维护机制,构筑经济犯罪社会化侦防新体系。加大对自贸试验区、开发区重点企业保护力度,将经侦警务有效融入驻点警务室,常态开展预警防范和宣传教育,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与自贸区涉外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络、回访制度,开展经济犯罪防范宣传,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减少企业利益被侵犯违法犯罪的发生。
打通执法为民“堵点”
连云港公安严格规范涉企案件执法行为,严格落实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审查机制,完善重大经济犯罪风险评估机制,制定规范受立案工作有关意见,严格区分罪与非罪,严禁通过刑事执法插手经济纠纷,坚决破除逐利执法。对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打击,最大程度帮助企业挽回损失,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组织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15”经侦宣传日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向广大市民展示我市打击经济犯罪、服务民生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战果,营造了强大宣传声势和良好舆论氛围。在今年的“5.15”经侦宣传日活动中,充分利用我市警方新媒体矩阵,集中播放特别节目《抗击经济犯罪“病毒”》、宣传日预告片《当古惑仔开始做公益宣传》等公益宣传片,策划制作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广告宣传短视频,在“连云港警方”微信公众号及抖音等平台进行密集推介宣传,收到良好反响。
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完善涉案财物登记台账,统一台账形式,指定专人管理,并在人员调动时做好相关交接工作,从制度上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同时,对应发还的财物,及时清理登记,发还相关企业和个人。今年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已及时发还涉案资金1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