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山车管所严格落实、逐项推进“放管服”改革举措,逐渐从“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将“群众上我门”变为“我上群众门”,同时做好源头监督,杜绝安全隐患,群众和企业满意率大幅提升。
“铜山是徐州面积最大的一个区。”铜山车管所所长殷允革介绍说,全区机动车保有量近30万辆,驾驶员32万名,各类机动车客货运企业6000余家。铜山车管所主要业务有16项,还承担着整个市区摩托车上牌工作,全所只有14位民警,平均年龄49岁,但他们以创新的激情、实干的作风,将铜山车管所的便民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
铜山车管所服务大厅共有9个服务窗口,每天都会根据具体业务量进行调整,哪种业务需求最多,窗口就开得最多。对于集中办理业务的4S店,会安排值班民警专门对接,当天的业务必须当天办完。
2月12日下午4时许,辖区吉利领克4S店上牌专员林先生来到铜山车管所,准备给14辆新售出的汽车办理车牌。林先生本想着下班前肯定办不完了,还得给车主解释一下,让他们次日再来。没想到车管所查验人员、受理人员加班加点,一直忙到晚上7时,将所有车牌都办好了。林先生和车主们既意外又感动。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服务企业发展。”指导员董振西介绍,去年10月份,利国镇一家生产、运输爆炸用品的企业前来求助,称他们为徐州地铁施工提供炸药,但施工地点属于危险品运输车辆禁行区域,如果中断送货,他们就违反了合同,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棘手的难题,铜山车管所民警立即来到地铁施工现场,结合该企业车辆配送实际和路线,重新规划了一条配送路线,然后上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审批,同时又将该企业的情况上报省交警总队,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建议。该企业很快恢复了与地铁工地的业务往来。
去年夏天,铜山区一家国企限于公司性质,有60多辆到达期限的机动车无法及时报废,造成严重脱审,影响到公司业务。铜山车管所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上门,逐一确定车辆状态,导入平台系统,解除了业务锁定。
以前,企业和群众办理与车有关的业务都要往车管所跑,而现在,铜山车管所的很多业务都从“群众上我门”变成了 “我上群众门”,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为了方便群众,铜山车管所在全区设立了10个服务点,是全市各县(市)区中数量最多的一个,并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抽调3名民警驻站办理大型车辆业务。
从去年4月开始,徐州市要求所有电动自行车必须上牌照。铜山车管所主动为辖区内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上门服务。只要辖区内单位需集中办理50辆以上的电动车车牌业务,就可以向车管所申请,由民警带着查验设备登门办理。
为进一步方便电动车车主,铜山车管所率先启动“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市民在购买满足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时,在销售企业门店即可享受上牌服务,有效缓解了上牌等待时间长、路程远、往返跑的问题,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率。至今,全区已有100多家电动车销售门店实现了带牌销售。“群众方便了,民警却更忙了。”董振西笑着说,值班民警平均每天要接到100多个业务电话,但是只要群众能省事,他们忙的值!
对于辖区“两客一危”等重点企业,铜山车管所每月上门走访一次,针对相关企业对名下车辆和驾驶人违章、审验等信息查询的需求,车管所结合月度安全例会、走访工作,定期定时进行推送,全力协助企业建立安全制度,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公司,我们查到你单位一名驾驶员有过两次中风病史,提醒你们加强对该驾驶员的关注,根据情况调整驾驶频率和车次,确保驾驶安全。”近日,铜山车管所源头监管办公室向辖区一家公交客运单位发出了这样一份告知提醒。
2020年7月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发生后,铜山车管所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源头监管”办公室,每月按照网上数据定时推送企业违章数据,对重点企业进行动态实时监管,同时提供上门服务,严格核查驾驶员有无不适宜驾驶的酒驾、毒驾或其他妨碍安全的行为、病史、犯罪记录等。
如今,“源头监督”已在铜山车管所形成常态化工作,将“两客一危”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今年以来,已排查出辖区一运输企业某驾驶员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一公交公司某驾驶员涉毒,均已告知企业并要求将相关人员调离驾驶岗位。另外还有6人存在可能对安全驾驶造成影响的情形,他们也都提醒企业要对其加强日常关注。
随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深入,铜山车管所不断增强便民意识,创新服务内容,目前业务大厅实施“四减免(免复印、免填表、免提交、免拓印)”以及远程查验、增加考试机位和时间等系列便民措施,真正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服务便民化要求,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