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网

省直网站
长安网群

这篇“家风”短文,获全国三等奖!

发布时间: 2021-12-24 文章来源: 作者: 杨笈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过程中,仪征市司法局积极弘扬英模精神,通过开展“追思英模 砥砺前行——朱学柯同志先进事迹宣讲会”,参加上级及我市政法系统相关英模报告会,深入宣传了新集司法所已故老所长朱学柯的感人事迹,全系统干警都深受感动和教育。 

  老所长的女儿杨笈——我局行政复议应诉科副科长也饱含深情写下了一篇短文《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文章回忆了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并以小见大,从父亲生前过往的微小事例中,认识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前段时间,这篇优秀的短文不仅入选《家风(2021·扬州政法系统篇)》,还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举办的“Ta改变了我”全国主题征文活动中,从40717篇稿件里脱颖而出,荣获了三等奖。 

  下面,就请大家重温这篇凝结了对父亲深深思念和家风传承的短文。 

  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 

  杨笈 

  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有一枚包装完好的党员徽章,这是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我在包装袋上写上“老爸”两个字,和我的党员徽章放在一起。 

  父亲朱学柯是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名在基层司法行政战线上奋斗了25年的老兵。如今,我也和他一样,战斗在司法行政岗位上,传承着他对这份职业深沉的爱。 

  在我年少时,父亲总是很忙,我经常只能在早上才能见到他。25年里,父亲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数千起,真正称得上调解工作的“行家里手”。 

  2008年,某企业三名工人在工作中从高处摔下,造成两死一重伤的重大安全事故。父亲作为主要调解力量,立刻参与到事故的处理中。案件调解难度相当大,死者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只有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调解,才是公平公正、经得起检验的,才能让三个家庭心服口服。父亲在全面了解各家情况后,向法官请教根据法律规定得出的赔偿方案是否合理,与同事商量案件利益平衡点在哪里,做到手下有度、心中有数。通过与双方的多轮谈判,终于顺利解决了这起重大纠纷。 

  还有一次,一位年逾七旬的奶奶找到我父亲,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原来,老人的五个儿子互相推诿,不愿赡养老人。父亲立即找到老人的五个儿子,对他们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教育,说服他们签订了赡养协议。两个月后,老人再一次找到父亲,送来了自己养的老母鸡。父亲坚决不收:“为您讨回公道是我的职责,这只鸡我不能收,否则以后我就无法挺直腰杆为大家说话了!” 

  父亲不是科班出身,却对法律法规很精通。那些年里,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他都会第一时间让我打印出来给他看。他还从报纸和杂志上剪下来许多调解案例,在上面标注学习心得。父亲不愿意错过单位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他的笔记内容全面、字迹工整,连我这个年轻人都自叹不如。他特别喜欢看《金牌调解》节目,学习揣摩金牌调解员的调解技巧。有刻苦钻研的父亲作为榜样,我明白法律是需要终生学习的,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是对职业最大的尊重。 

  作为一名党员,父亲时时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给我当表率。 

  父亲教会了我“奉献”。父亲每年坚持给本地学校的学生上法治课。现在,我也自豪地走上讲台,向学生义务讲授法律知识,把遵纪守法的种子播撒在校园。 

  父亲教会了我“担当”。每年夏天,父亲都要参加抗洪工作。有一年大雨倾盆,父亲负责的堤坝出现了一个缺口,随时有滑堤的危险,情况紧急,其他同志准备到附近集中点搬工具和泥土来填坝,一转头,父亲已经跳入河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不停倒灌的河水。 

  父亲教会了我“坚守”。他从事司法行政工作25年,处理矛盾纠纷数千起,到最后确诊肺癌时,仍然坚持夜以继日调解重大矛盾纠纷,在病床上还在担心纠纷赔偿款能否兑现。 

  父亲教会了我“勤俭”。他的衬衫穿了20多年,领口都破得不像样了仍然舍不得扔;鞋跟磨坏了,到街上修鞋的地方重新换一个,又可以再穿几个月。弥留之际,他还手书:“丧事从简,不要浪费。” 

  父亲去世后,我时常在脑海里回忆他对我的谆谆教诲。因为父亲,我理解了敬畏生命、敬畏职业,明白了守正向上、勤俭节约,懂得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会倍加珍惜他留下的这一笔精神财富,让党徽在心中永放光芒。 

   
供稿:扬州市司法局
责编:王志高
【加入收藏】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