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网

省直网站
长安网群

刘宜祥:“心苦”收获平安和满意

发布时间: 2023-10-17 文章来源: 人民公安报 作者: 吴劲松 马琪琳

  “今天雨大,我们要提前赶到护学岗。”“这起交通肇事案件我们要抓紧时间推进,受害人还在医院等结果呢。”“景范学校门口的减速带安装进度慢,让建设单位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江苏省兴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三中队中队长刘宜祥总有操不完的心,自然“心苦”。 

  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古铜色脸庞成了刘宜祥的“标配”,但唯有安全畅通是他追求的“顶配”。18年来,这个来自军营的汉子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53起,查纠交通违法1.2万起,处理各类交通事故3700余起,群众“零投诉”。 

“每每想起事故受害人,夜里就睡不着”

  作为一线交警,每天打交道的除了人、车、路,就是形形色色的交通事故。“交通肇事逃逸,逃避的是责任,挑战的是公平正义。每每想起事故受害人,夜里就睡不着。”刘宜祥说。 

  7月11日晚,辖区发生一起摩托车与电动车相撞的交通事故,致电动车骑行人邵某颅脑严重受伤,同乘的盛某也受伤,肇事者驾驶无牌摩托车逃逸。事故现场除了肇事摩托车遗落的几块挡泥板碎片,没有目击者,附近也没有监控,让案件侦查陷入僵局。此时,伤者在医院救治,巨额的治疗费用成了难题。“你放心,我们帮你申请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保证你有救命钱。”刘宜祥随即联系相关部门,紧急为邵某垫付了治疗费。 

  为了尽快破案,找到肇事者,刘宜祥除了路面巡查、纠违,剩下的时间都扑在追查肇事者和肇事摩托车上。功夫不负有心人。5天后,他在某公司找到了肇事者,这起肇事逃逸案成功告破。“给受害人一个交代,我少睡几个觉,值得!”刘宜祥说。 

“看到群众有困难,忍不住想上前搭把手”

  “如果不是刘警官帮我找到了头骨,花钱是小事,但可能会留下终生残疾。”刘先生说起7年前的遭遇,至今心存感激。 

  2016年1月30日,刘先生因车辆后轮突然爆胎发生追尾大货车的事故,导致颅脑损伤,陷入了深度昏迷。刘先生被送往医院抢救后,刘宜祥迅速展开现场勘查、事故调查等相关工作。当他从医院得知,刘先生的颅脑部缺失了一块头骨,如果采用人工钛合金替代,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会影响伤口愈合,很可能会留下肢体功能障碍的后遗症。 

  “等一等,我去现场找!”为了防止碎落的头骨被清扫掉,刘宜祥一路拉着警报火速重返现场。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仔细寻找,他在草丛中找到了那块头骨。经过手术,刘先生不仅保住了性命,还没留下后遗症。 

  刘宜祥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他一路警车带道,为务工人员断指再植赢得宝贵时间;他从兴化到南京星夜赶路,为受伤的一家四口协调转院救治;为了伤者出院后生活能有保障,他三次前往村里协调、安排……他说:“看到群众有困难,忍不住想上前搭把手。” 

“排查安全隐患,心里总是装满了‘不放心’”

  “车祸猛于虎,隐患是祸根。排查安全隐患,心里总是装满了‘不放心’。”刘宜祥常说。为了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他用大量时间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在执勤车辆上,刘宜祥除了放些常规装备外,还有一套修理绿植的工具。他这是为了及时修剪路边影响行车视线的树木而准备的。他在农村交警中队任职期间,针对辖区道路临水、豁口多易引发事故的情况,协调公路管理部门将所有的临水路段都配齐了护栏,封闭了40余处绿化带豁口,安装警示桩1800余处,清移、矮化影响行车视线的树木300余株。 

  担任城区三中队中队长后,刘宜祥针对校园周边人多、车多,容易造成拥堵等情况,安排三路警力,一路纠违疏堵、一路常态化护学、一路开展隐患动态排查整治。今年以来,已累计排查整改校园周边隐患30余处。 

  “今年辖区的重点路段除发生几起轻微车辆剐蹭事故外,没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就得益于路面秩序管控到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刘宜祥欣慰地说。 

  如今,已经50岁的刘宜祥仍然像陀螺一样,一工作起来就停不下来。他用自己的“心苦”赢得了群众的认可。18年来,他累计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35面,被评为“兴化市优秀退役军人”,7次被评为“人民满意警察”,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 

   
供稿:泰州市委政法委
责编:丁平
【加入收藏】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