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起特殊的继承纠纷案,被继承人遗产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多地,所涉遗产价值三千多万。被继承人生前有过三段婚姻,继承人关系复杂且分布于国内外多地区生活……从接到这起案件起,陆兰兰审判团队深知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被继承人老周的三段“婚姻”
被继承人老周生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做生意并置办多处房产。1992年6月,老周与第一任妻子张某登记结婚,婚后生育大女儿周某英,后老周与张某因夫妻感情破裂经法院调解离婚。
2005年,老周遇到了在国外生活的李某,两人在国外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李某生育子女后,长期与子女在国外生活,而老周在上海做生意。
捋清法律关系 寻找财产下落
三次“婚姻”,四个子女,一个九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亲。老周的故去,剩下生活的一地鸡毛。
与老周国外登记结婚的李某一直对老周隐瞒在国内与吴某结婚的事情耿耿于怀,更对吴某为老周生育的遗腹子周某源心生恨意,因此其在起诉分割老周财产时,拒绝将周某源列为当事人参加诉讼,同时还要求分割老周与吴某共同生活期间吴某名下的财产。而吴某作为周某源的母亲,另案诉讼要求分割老周的遗产。
周某源与李某均作为原告各自起诉,却给法官带来了难题,两个案件标的不一致,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一致,无法合并审理。经过研究并向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后,周某源一方申请撤回起诉,由法院在李某一案中依职权追加周某源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
落下帷幕的遗产分割
因老周突发疾病去世,未订立遗嘱,而老周生前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地做生意,同时也在多地置办了房屋等财产。老周在北京和上海均有房产,如何公平合理地分割好老周的遗产才是化解矛盾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陆兰兰绞尽脑汁。
在国外生活的李某通过其代理律师表示,其在国外独自照顾两个子女,仅靠翻译赚取生活费,她想要分得老周在北京的房子,但是即使达成调解,自己目前也没有能力补偿其他人相关款项。
九十多岁的老母亲郭某多次到法庭找到陆兰兰,哭诉道:“我儿子已经去世三年了,要分财产可以,必须要认祖归宗!”听到这话,陆兰兰拉住郭某的手说道:“我知道你也不容易,李某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她现在一个人在国外照顾两个孩子也不容易,你愿不愿意帮帮她?”“我晓得,毕竟是我的孙子孙女,我不帮也不行啊。”郭老太无奈地说道。
如何寻求化解矛盾的最优解?正当陆兰兰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周的哥哥周某兵打来了一通电话:“陆法官,我侄子跟我说他不想在国外生活,不想回国的时候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经过与周某兵的多次沟通,陆兰兰发现周某兵非常疼爱李某生的两个孩子,或许李某可以通过周某兵的帮忙来解决涉房屋的争议。
于是陆兰兰通过李某的代理律师联系到了李某的儿子小周:“小周,你大伯很疼爱你,你可以作为中间人来让你大伯来帮帮你母亲。”承办人陆兰兰也多次做周某兵的工作,最后各方达成一致,北京的房产由李某所有,老周名下上海的房产以及银行存款归老周的母亲,而周某兵代李某和老周的母亲向其他继承人履行了部分给付义务。
2024年7月30日下午,张某、李某及其代理律师、吴某的代理律师、周某的母亲、哥哥分别从国外、上海等地来到长江法庭,随着款项到账,各方终于在调解笔录中签字确认。
签完字,吴某一方早早离开,而李某眼中噙着泪水握紧了老周母亲郭某的手,郭某对李某说道:“你照顾两个孩子辛苦了”。两人拥抱在了一起,各方终于冰释前嫌,一段因婚姻而起的遗产纠纷就此落下帷幕。
同样的柴米油盐,有的家庭把日子过成了春暖花开;有的家庭却把原本幸福的生活过得伤痕累累。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陆兰兰的心里,只有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办好每一个案件,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