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京
南京市雨花台区:网格+人民调解,法律服务“不打烊”
2021-09-14 14:54:00

  疫情期间,南京市雨花台区司法局全面投入防疫,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暂停开放,特殊情况需要线上预约,但矛盾纠纷没有暂停,线上诉求的数据在不断攀升,简短的文字背后都有一份烦恼,也带着一份信任,借助网格+人民调解的线上平台,平凡的调解员们开启了网格+人民调解,化解了一桩桩当事人的烦心事。

  一是网格员+社区调解员,短平快就近化解纠纷。家住梅岭社区的赵女士白天工作忙,晚上22:55才带着10岁的女儿一起去社区指定地点参加核酸检测。在排队等候过程中,10岁的女儿赵某某在旁边玩耍,被废弃路灯的底座电线管绊倒,跌落后造成右肩胛骨骨裂,赵女士认为社区公共设施废弃后没有处理好,裸露在地面,绊倒人,应当承担责任。在一线防疫的网格员和社区调解员及时对接,由经验丰富的调解员陈梅燕接手化解,她通过拍照、取证,了解责任是某工程公司,但该公司负责人认为因为防疫要求,突然停止了一切施工活动,没有来的及排队安全及警示,表示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经协调,赵女士女儿看病共花费4000元,天黑后,没有照看好未成年人,承担次要责任,除去报销外,某工程公司承担了1500元,当天就化解了矛盾。

 

 

  二是网格+“苏解纷”,线上线下合力化解矛盾纠纷。2021年6月份以来,江苏省司法厅试运行“苏解纷”APP,推进网上完成矛盾纠纷的网上申请,证据提交和远程调解等功能。区司法局高度重视,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7月28日,家住雨花台区的张瑞通过“苏解纷”网上平台,给区调委会发来一份简短的调解诉求:“老母3月被撞死,赔偿的钱还没有拿到,家里老人住院欠费了,帮帮我吧!”

  调解员及时掌握情况,2021年3月,李芳驾驶机动车超速撞倒骑电动车的王梅,王梅未按规定佩戴头盔,造成王梅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李芳主要责任,王梅次要责任。虽然有交警部门明确的责任划分,但在具体的赔偿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王梅生前抢救治疗及善后所花的费用,加上张瑞父亲住院,巨额的负债加上失母之痛,让张瑞无法承受。李芳的居住在中风险小区,双方无法见面又产生了一些误会。调解员借助网格+“道交一体化”平台,联合交警、保险公司等共同参与,快速收集了值勤交警的现场调查,保险公司的赔付政策,专业律师提供了法律依据。经过网上和电话多轮调解,2021年8月9日,张瑞取得车辆保险公司赔偿的682600元和李芳赔偿张瑞380000元,并借助社区网格员完成了交付。

 

 

  三是网格+多部门,将复杂纠纷多元化解。53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刘伟给王强开渣土车两年多,王强的的车挂靠在南京某公司。2021年7月9日晚,刘伟在车辆静止的驾驶室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治疗已经花费20多万元,王强垫付2万元,不再支付费用。8月2日,刘伟近80岁父母慕名跑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门口,看着门没有开,在门口哭,担任值班的纪大青听到后,经过防疫检查,为他们接下这份诉求。但这件事复杂,王强及南京某公司都没有与刘伟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给他买保险。刘伟的车是静止状态,车辆保险也无法赔付。刘伟是因为基础病导致的住院的,王强和南京某公司都觉得无法负责。刘伟单身,2位老人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声称如果没办法只好扔下刘伟不管,纠纷可能进一步升级。纪大青听取了公安、劳动仲裁、医院和律师的意见,结合王强和南京某公司的想法,从老人那了解到刘伟有1个儿子,并联系其子,成功劝说了他承担后续的事情。通过刘伟暂住地铁心桥街道某社区的网格员协助2位老人联系外地的社区办理新农合保险赔付,在多元化解的模式下,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强认识到没有给高危的作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有过失,再加上2年多来与刘伟相处融洽,愿意拿出一部分钱帮助刘伟度过难关,快速化解了疑难复杂的纠纷。

 

 

  疫情发生以来,雨花台区司法行政干警承担着政法网格员与调解员职责,防疫冲在一线,化解纠纷不打折扣,共调处各类纠纷309件,法理情相结合,维护社会和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保障。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