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最有效的防线。岁末年初,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严峻,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景明佳园的“格格”们放弃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春节期间仍然不放松,奋战在防疫一线。
“线上+线下”,上好防疫“宣传课”
一是线上宣传不打烊,充分利用网格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广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不断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二是线下宣传不走样,继续用好宣传册、海报、横幅“老三样”,实时向辖区居民普及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强化居民群众主动报告和主动检测意识。同时每日安排专人更新疫情风险等级,掌握最新防疫形势。截止目前已累积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张贴海报150余张,悬挂横幅30余条。
三是红色广播不间断,17名网格员志愿者手持小喇叭组成广播巡逻队每日在小区重点区域和四个门岗中定时播放,为居居宣传最新防护措施,并积极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
扎紧篱笆,当好社区“守门人”
景明佳园社区属于经济适用房小区,下辖居民楼132幢,小区人行、车辆出入口共有4个。为坚决守住小区防控大门,社区党委充分研究、精细谋划,合理分工,将50余名社区工作人员,综管队员、14名物业保安、34名居民志愿者采取“5+2”“白+黑”模式全部下沉到各个门岗中进行体温测量和人员信息登记,在前期充分宣传和引导的基础上,晚上9点以后关闭2号门和4号门,仅保留两个出入口,确保居民平安出行的同时坚决阻断疫情输入源。同时社区两委成员分组包干,带班不定时督查、保证每个岗位人员在岗履职、不走形式。
建立日报送制度,将全员参与防疫和24小时应急值守并行,做到分工明确、上下齐动, 对每日摸排的最新数据由门岗人员通过微信群报送到社区网格员手中,防疫专干汇总后及时上报街道,形成全时段、全覆盖、全参与的无缝对接机制。截止目前门岗共登记离宁人员411人,来宁人员595人。
督促辖区物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不留死角,对小区内破损墙面、围挡、栏杆进行修补,携手奋进,全体上下拧成一股绳,牢牢守住“第一道关卡”
重点监管,压实责任联防联控
按照“十个关口”要求,落实商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预案。每天对辖区内餐饮店、网咖、浴室等场所逐一进行排查,主要查看店员是否规范佩戴口罩,店内测温枪、健康码查验情况是否完善;针对快递点、超市等重点防控场所,不定期、经常性查看消杀记录与防疫物资储备(一周数量),动线规划是否合理,冷链食品是否经过官方检测、要求商家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弦,掌握防控漏点、断点、盲区,补齐短板,筑牢防控底线。
同时履行超市、创业园、农贸市场、管理主体责任,齐抓共管,落实好防疫各项要求,督查做到“一次告知,二次整改,三次关门”,升级管理制度,全力以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下图:网格员们在农贸市场巡查
辖区物业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按比例配制消毒液,每天两次对小区公共活动场所、楼层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垃圾桶区域等进行重点消杀,不留一处死角,进行全方位消毒,每日消杀面积达1.8万平方米,切实做到对病毒的防控,落实好疫情防控消杀措施。
网格联动,构筑防疫严密阵线
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优势,以社区17个网格为依托,网格员通过电话、微信群、大数据等线上方式进行全面摸排,做好离宁、来宁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的信息登记、摸排,并保持动态联系,台账实时更新。
针对目前排查出的密切接触、境外回宁等重点监管群体,社区迅速落实“四包一”制度,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派出所民警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四人为一组实行24小时跟踪监督,做好居家隔离工作,制定“四包一”防控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截止目前已通过大数据下发核对出中、高风险地区回宁77人,通过网格摸排出中、高风险地区回宁7人、境外回宁5人,已安排完成核酸检测46人,实行“四包一”5人。
多措并举,积极倡导就地过年
积极开展“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宣传就地过年相关政策,为留宁员工争取相关福利,开展“微笑举牌”“迎春送福”等暖心活动赢得了各行各业的支持。同时多措并举做好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工作,加强对就地过商户、留守老人、困境儿童、低保对象、特殊困难群体、低收入家庭的关心关爱,做好生活保障,配合加强防控政策、防疫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培养群众良好卫生习惯,确保其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