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南京市雨花台区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优势,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五有一网格”防控要求,切实提高精细化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开发区天后社区:网格保障构筑平安社区“三道墙”
一是打牢湿地公园防火“墙”。天后社区网格内的三桥湿地公园是利用江滩湿地综合治理的景观,在长江沿岸纵深200米范围内的湿地及水塘中进行高低错落的地形改造,种上各种生态植物,营造野生物种栖息、衍生的自然环境,打造独特的湿地生态特色景观。为保护这一自然环境,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不断提高居民们的森林防火意识,减少火灾的发生,保障湿地公园森林防火安全,社区制定了严格的湿地公园森林防火巡查制度,组织了社区的网格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湿地公园防火巡查工作,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同时安排人员进行防火巡查监督,多次对火灾易发点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坚决防止火灾的发生,确保湿地公园平安稳定。
二是织密社区疫情防护“墙”。天后社区网格全面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各项部署,压实“网格化防控”,织密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社区网格员和工作人员每天入户摸排,确保网格内每位外来人员信息和健康情况登记在册,同时摸排清楚人员上班情况,当遇到居民上班无法摸排时,在居民在家时又一次上门,确保登记清楚,落实明白。有外地返宁人员,第一时间对摸查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同时在网格中下沉网格服务,全方位开展宣传,在上门时,对居民们宣传防疫要点和知识,筑牢保护居民健康安全的坚实屏障。
三是整治安全隐患漏洞“墙”。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凝聚群防群治力量,结合辖区面积广、流动人口多的实际困难和河道密集、湿地公园火灾隐患大的现状,群策群力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安全网格员定期开展网格巡查并及时上报,特别对辖区内企业、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安全漏洞、防火设施等方面巡查,不留死角。针对工地内流动人口较为密集的情况,网格员及时上门走访摸排信息,切实做到居住情况清、人员信息清,并充分了解外来人员的困难需求,帮助解答问题、排查矛盾,提升网格内和谐气氛。
西善桥街道西善花苑社区:构筑社区防疫严密阵线
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五有一网格”,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社区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从核酸检测、相关人员排查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详细分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7个网格,全面加强辖区重点场所检查,对电梯、楼道等公共部位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活动空间,采取定时消杀、通风、限流等措施。
二、抓好统筹,迅速开展疫情防控漏点、盲区自查行动。社区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下设重点人员监测组、重点场所检查组、信息宣传和物资准备组、疫情防控机动组,全面加强防疫管理。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立即开展全方位巡查,掌握防控漏点、断点、盲区,补齐短板,固防线卡底线。对十个关口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导,严格落实辖区企事业单位和“九小场所”等重点场所戴口罩、测温验码、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
三、立即行动,严格把控辖区进出卡口“查证、验码、登记”管理。统筹门岗值守力量,严格卡口管理,坚决做到“不漏一人”,确保人员信息可追溯。不间断常态排查、上报、管控高中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依托苏康码、行程码,提高摸排效率,及时准确掌握情况。通过朋友圈、居民群、电话提醒、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引导居民自主报告。
四、加强宣传,引导居民加强自我防护。通过微信、LED电子屏、广播等多种方式提醒居民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不扎堆等健康生活习惯,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做到防控结合、科学应对,积极打通新冠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自1月以来,西善花苑社区共核查疑似中高风险地区返宁人员34人,其中不在辖区内或无风险行程共11人,剩余本辖区23人为澳门回宁4人、北京、石家庄等地19人,均已安排核酸检测。
开发区近华社区:网格聚力打通防疫“最后一公里”
一是开展场所排查。连日来,近华社区专兼职网格员们深入网格中,对网格内超市、餐饮店等“九小场所”逐一进行排查,查看店员是否规范佩戴口罩,店内测温枪、消毒喷壶等防疫物品配备是否完善;针对快递点、网吧等重点防控场所,不定期、经常性查看消杀记录与防疫物资储备,要求商家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弦。
二是开展走访摸排。网格员们积极发挥工作优势,通过线下走访摸排加线上宣传科普等方法,近华社区严格落实“五有一网格”(有防护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以网格为单位,做好春节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
三是开展防疫宣传。按照“十个关口”要求,网格员们在防疫卡点及无物业小区中通过小喇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氛围,张贴各式防疫宣传海报,悬挂提倡就地过年横幅;逐户上门向商家店铺以及居民群众张贴发放《致开发区广大居民一封信》《致“九小场所”一封信》《餐饮商超告知书》等宣传材料,引导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正确做好防护措施,非必要不离宁,理性对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