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京
南京江北新区这群“红马甲”,用志愿绘就“新主城”的文明底色
2020-09-22 16:38:00
      在南京江北新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力军,活跃在各类公益活动中,忙碌在救急救难现场,行走在扶弱助困路上,为素不相识的人送去关爱和温暖,为文明城市创建夯实基层力量——他们就是江北新区平安志愿者。自文明城市创建号角吹响以来,江北新区已累计发动5万余名平安志愿者,积极做起文明的代言人,让文明之风无“微”不至。

 

常态化 遍布城市各个领域

“作为一名平安志愿者,为民服务的事情要争先做,文明城市创建是扮靓自己的家园,我更应该首当其冲。”志愿者阮国富说道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像他一样的“红马甲”活跃在新区的各个领域,用行动闪耀光芒。

 交通安全是幸福生活的音符。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在规定区域等待红灯;提醒非机动车按规则出行,不抢红灯;主动护送腿脚不便的老人过马路……一群挥舞着小旗子的平安志愿者正在为这座城市添光增彩。

   “你好,请把门外的物品收回去师傅,店铺门口要保持干净卫生……平安志愿者为沿街的商铺送上文明倡议书,劝导商家杜绝飞线充电,并整理店铺门前乱停放的非机动车,搬离占道经营的物品和周边乱停放的车辆,号召门店以身作则,积极投身到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工作当中。

    王师傅身患重病,刘师傅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平安志愿者们前往辖区困难党员家中,为他们带去企业退休人员夏日清凉慰问品,并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拉家常、问冷暖,鼓励他们克服暂时困难,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充分感受来自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垃圾分类模式在新区广泛开启,各类垃圾定时定点回收,投放时,平安志愿者们协助居民做好分类,并为居民提供积分服务。正确投放垃圾的居民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奖品,既能保护大环境也能为小家庭作贡献。

    劝导文明规范停车、收拾楼道乱堆乱放、遏制“飞线充电”,入户扶贫助困,宣传垃圾分类,每天早上都能在大街小巷看到“红马甲”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走在文明提升的最前列。

专业化 品牌服务“遍地开花”

    “守望岗”,江北新区平安志愿者协会的“金招牌”。其中,它有效整合辖区资源,充分延伸触角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746个固定守望岗涵盖辖区人流量大的超市市民活动中心广场、地铁站、菜场、重点学校幼儿园、小区出入口、重点站台。志愿者头戴小红帽、手戴红袖标、身穿红马甲,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担当着信息员,治安员,调解员、劝导员、宣传员的身份。

    “四点半课堂”,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因青少年儿童放学早而家长下班晚造成的“时间冲突”和“监护真空”问题。“四点半课堂”根据儿童实际需要,提供“校后托管”和“兴趣培养”等服务,在辅导孩子作业,加强课业成绩之余,通过开展廉政书法课堂、阅读日、观影日、夏令营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孩子的文明素养,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文明城市创建期间,青年志愿者们还走近孩子身边,用生动的叙述为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方式,让“环保意识”扎根在孩子心中。

   “四叶草红色星期天志愿服务“七色彩虹繁星宣讲团像这样的志愿者品牌服务项目在新区已“遍地开花”,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充分发挥了属地优势和专业所长,服务社会。

 制度化 激励机制不断健全

    近年来,新区以加强人文关怀为抓手,持续从软硬件方面,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持续激发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考虑到志愿者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风险性,新区试点在志愿者人身保障上下功夫,为志愿者个人打造的“平安护身符”。但凡在辖区内从事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的、为和谐稳定起到良好带头作用的志愿者均可获赠一份最高保额在10万元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这不仅是对广大志愿者不计回报服务社会的表扬和嘉许,也利于推动街道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开展。截止目前,新区已试点为1268名平安志愿者参保。

    志愿服务工作贵在长期坚持,为此,新区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志愿者服务工作新格局。近期,温度频频攀升,新区发动平安志愿者分会组织开展“送清凉”行动,为平安志愿者送上毛巾、清凉油、洗衣液等防暑用品,感谢他们不畏酷暑、尽心尽责,嘱咐大家要劳逸结合,做好防暑安全措施和自身防护工作。

 

    志愿服务力量为文明“新主城”建设注入“红色活力”。在新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家门口的环境愈发靓丽,出行环境井然有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幅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画卷正徐徐展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