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起诉,帮助劳动者解“薪”愁
2024-01-26 11:2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发信息不回,打电话不接,承诺书上明明白白写着欠多少钱、什么时间付,却怎么都要不回来!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总得有个说法吧?”202310月,冯某等人气冲冲地来到丹徒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向负责接待的检察工作人员诉说他们的遭遇。 

多次碰壁讨薪难 

 

 

  原来,家住镇江本地的冯某没有固定职业,每逢忙完家里的农活儿,他就会出去打工挣钱维持家用。20233月,经人介绍,冯某认识了做安置房项目的包工头刘某,并承接了刘某负责的某住宅小区安置房泥工、木工等项目,双方口头约定了工资标准。 

  为尽快完工,冯某约了同村的鲍某等5人一起施工作业。20236月底,工程终于验收竣工。当冯某向刘某索要劳动报酬时,刘某却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推脱,并出具一份工资支付承诺书,载明欠冯某等人工资2.5万元,约定于2023928日前结清。 

  但没想到的是,冯某拿着欠条苦等数月后,于约定的最后期限拨打刘某的手机时,对方电话已无法连通。 

   “当时,我们几个用不同的手机号码连续打了一个上午电话,越打心越凉,不知道该找谁要这笔钱。最后,我们向区劳动监察部门求助后,了解到检察院可以帮我们,我们就去向你们求助了。”强压怒火的冯某说。 

检察助力解“薪”愁 

  受理案件后,为避免矛盾纠纷激化升级,检察机关一方面做好申诉人情绪安抚和释法说理工作,一方面立即开展审查调查工作,逐一询问冯某等人施工情况、双方约定的报酬标准等细节,认真审查申请人提供的《工资支付承诺书》等证据材料。“我们深入了解后发现,包工头刘某无法联系,冯某提供的信息也无法确定刘某的真实身份。”承办检察官在部门案件讨论会上介绍。 

  为此,办案团队协调走访区劳动监察、公安、工程总承包企业等相关单位部门,通过调取劳动关系、户籍信息、业务备案等材料,最终确定了包工头刘某的真实身份。202311月,丹徒区检察院依法作出支持起诉决定,制发《支持起诉书》,并与法院协商制定启动“绿色通道”、优先给予调解的工作方案。 

  20231228日,承办检察官以支持起诉人的身份出庭,经法院调解,刘某当庭将冯某等人的工资结清。 

   “真没想到,这些天大的麻烦你们都解决了,这段时间辛苦了,谢谢!”走出法庭后,冯某握住检察官姚磊的手激动地说。 

推动协作共护“薪”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欠薪隐患,202311月以来,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中,丹徒区检察院依法受理欠薪线索31条,经审查,其中22起案件进入劳动仲裁程序。对案情复杂、劳资分歧突出的案件,该院采取领导包案、组建专班等举措,依据与区治欠办、区人社局会签的《关于在追索劳动报酬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规定,通过联席会议、联动调处等方式加强协作配合,对相关证据进行审核补强,准确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启动民事支持起诉欠薪维权“绿色通道”,督促法院及时快速立案和审查案件,检法合力推进诉讼进程和执行进程,保障当事人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工资报酬。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