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寻找老政法精神:把“廉”字镌刻在邮检人的心中
2024-09-13 14:25:00
  “打铁先得自身硬。”在扬州市高邮检察院,这句话几乎是每个干警的座右铭。也因为这句话,该院自恢复重建以来,连续46年无一人因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和刑事处罚。2011年,被省纪委授予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

以上率下 夯实廉洁“防尘坝” 

  今年7月,高邮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带队,组织干警来到位于西后街中段的王氏纪念馆,瞻仰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塑像,聆听他们为官、治学、处世的清廉故事。徐徐清风,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干警的心田。 

  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高邮市检察院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并推出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核心举措。建立党组领学、部门跟学和干警研学的“三学”模式,每周的党组例会均选取《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等报刊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文章,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交流;鼓励干警通过自学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涵养精神境界;不定期开展党章党规知识测试,以学促教、以考促学,使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入脑入心。 

  “筑坝”与“学习”并举。对廉政纪律做到逢会必讲、逢升必谈、逢动必说、逢进必教,即各类会议都有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干警提拔晋升要按照规定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干警岗位变动要进行谈心谈话,新进人员要接受廉政教育。每逢易产生廉政风险的重要节日,该院均通过上廉政党课、旁听职务犯罪庭审、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使廉政“堤坝”在每个干警的心里牢牢筑基。 

  由内及外 筑牢廉洁“防火墙”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严守办案廉政纪律,是新时代检察履职的基本要求。在高邮市检察院,案件从受理到办结,每一步是否合法、规范、及时、完备,都处于全程同步监督之中。这种程序性约束如同给检察权运行加了把锁,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涉案廉政问题的发生。 

  在抓好业务监督的同时,该院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内部监督,帮助干警筑牢廉洁“防火墙”。譬如,加强检务督察与纪检监察的衔接配合,综合运用日常谈心谈话、走访调研、督查检查等方法,推动监督下沉,及时发现并处置隐患;常态化开展亲情助廉工作,通过干警家属联谊会、联谊群等渠道,及时通报检察纪律规定和检察工作新动态新要求,形成家检一体的崇德尚廉氛围;开展支部书记家访活动,及时掌握干警“八小时外”情况,督促干警及家属自觉规范工作圈、纯洁社交圈、净化朋友圈。 

  主动强化外部监督,确保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政法工作条例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代表委员联络,通过上门走访、推送信息、邀请参加检察开放日等形式,争取更有力的监督和更坚强的支持;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和检察听证制度,使人民群众的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深化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的相互配合与制约,通过召开检律座谈会、优化12309中心服务等举措,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激浊扬清 织密廉洁“防护网” 

  “什么是爱岗敬业?”前不久,高邮市检察院以敬业奉献为主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干警们纷纷发言。一名干警表示,“爱岗是发自内心的承诺,敬业是人生价值的追求。”另一名干警认为,“爱岗不是加班加点,敬业不是任劳任怨,爱岗敬业是把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人生体验。” 

  这一幕是高邮市检察院加强队伍廉政教育、筑牢忠诚检魂的缩影。该院通过培树典型凝心聚魂、宣传典型营造氛围、学习典型比学赶超,充分释放正面典型的示范效应。借助道德讲堂、“微党课”、“两微一端”等载体,及时宣扬身边的“全国十佳公诉人”“江苏好人”、扬州市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事迹,激励干警热爱检察事业,增强对检察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仅如此,该院还进一步丰富形式载体,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与机关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开展摄影、征文、朗诵、灯谜有奖竞猜、警言警句征集等多种寓廉于教的文化活动,使干警修养身心、锤炼思想、陶冶情操;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元素,利用室内室外场地,建设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长廊,让教育“硬件”撑起思想“软件”,使“廉”字深深镌刻在干警心中,并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