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全覆盖!195个公安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
2021-12-30 15:43:00
 

  1222日上午,扬州市公安局举行“一窗通办”改革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扬州市公安政务、交管、治安、出入境、科信等部门服务改革情况,向社会发布“一窗通办”改革措施和取得成效。市公安局副局长秦雨花出席活动。 

  公安“一窗通办”改革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21年度民生幸福工程项目,是全市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扬州营商环境“升级版”、擦亮“好地方事好办”品牌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也是巩固深化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成果,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务实举措。市公安局从企业群众需求出发,通过数据赋能和流程再造,积极优化公安政务服务方式和效能,将公安高频审批服务事项下放至基层派出所窗口,实现了公安服务“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就近办”。 

   “一窗通办”建设 

  建成后的派出所“一窗通办”便民服务窗口 

  1.上下同心“聚力办” 

  市局党委高度重视“一窗通办”改革工作,年初召开全市公安机关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暨政务服务管理工作会议,9月份召开工作推进会,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宫文飞亲自动员、亲自部署。市局建立了“放管服”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例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全市公安机关“一窗通办”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成立了政务服务管理专职机构,牵头推进“一窗通办”改革等公安“放管服”工作。各县(市、区)公安机关优先保障“一窗通办”改革经费,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为派出所窗口购置授权事项办理所需设备,优化网络配置,改善服务环境。各基层派出所积极争取,主动协调,共新增268个服务席位、545个工作人员。至目前,全市所有户籍派出所已全部建成“一窗通办”窗口,实现全域覆盖。 

  2.集成服务“一窗办” 

  市局结合前期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调整优化“一窗通办”服务事项,将包含161个治安事项,26个交管事项,4个出入境事项,4个综合类事项在内的195个公安高频服务事项授权基层派出所窗口集成办理。同时,实现了开具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开具户籍类证明、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户口迁移、大中专学生户口迁移、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等7个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公安服务。至目前,全市“一窗通办”服务窗口共为群众提供办事服务40余万件。 

  

扬州市公安局“一窗通办”服务事项清单 

  

“一窗通办”窗口为群众办理驾驶证业务 

  3.统一流程“规范办” 

  市局按照“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的原则,专门编发了《全市公安派出所“一窗通办”服务事项工作流程》,明确195个“一窗通办”服务事项的申请条件、办理环节、办结期限、文书使用等要素,统一服务标准,规范审批流程。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分层分级培训和岗位挂包实战指导等方式,对所有派出所窗口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培训“全科医生”式窗口民警,打造公安服务“全科窗口” ,实现了全市公安服务窗口同标准、无差别办理,做优“一窗办成”政务服务体验。 

  

市局编制的《全市公安派出所“一窗通办”服务事项工作流程》 

  4.免证服务“一网办” 

  推广应用扬州公安“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系统,集成身份证、居住证、驾驶证、行驶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往来通行证等七类公安证照,主动汇聚住建、卫健、民政等部门审批数据,在全市公安服务窗口积极推行“两个免予提交”(即: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办事群众通过刷脸、扫码(“苏证通”二维码)直接调用个人身份证件、房产、婚姻等信息,即可实现公安服务事项免证可办。 

   

“一窗通办”窗口为群众提供刷脸免证服务 

  

向群众宣传“苏证通”“刷脸即办”便民措施 

  5.全域覆盖“就近办” 

  主动融入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大局,积极推进公安窗口进驻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推动公安服务窗口、服务事项向政府服务中心集中。目前,除不具备进驻条件的三个乡镇(街道)外,公安“一窗通办”服务窗口已进驻其余84个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大力推行“人工+自助”的服务方式,为基层公安窗口配备自助服务设备,设立引导员,引导群众“掌上办”“ 自助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安服务。在全市公安服务窗口推广“扬州公安‘一网通办’专递”,为群众提供寄证(件)上门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跑一次”。 

 

 全市公安“一窗通办”服务点分布 

 

 派出所窗口进驻为民服务中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