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云龙:起笔“高质效” 奋力书写“为大局司法”的检察答卷
2025-01-10 16:27:00 作者:徐小威 尹杰

近年来,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检察院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以实现有力、有效监督为目标,以“三个善于”为引领一体履职、守正创新,全面履行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在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中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认真履行好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政治责任,为高水平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检察“硬举措”服务营商“软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了让企业都能实实在在、心无旁骛、遵纪守法地做好实业产业,该院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上做足了功课。

“用相对便宜的中药饮片代替功能相同但价格较高的其他中药我是认罚的,但是如此高昂的罚金确实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感谢检察机关秉公执法,我一定深刻吸取这次教训,争取早日缴清罚款……”近日,申请检察监督的中医门诊负责人某向该院检察官表示感谢,并主动邀请检察官监督门诊的药品销售整改工作。

2022年5月,市场监督部门对辖区某中医门诊进行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中药饮片缺少药品标签,且中药店无法提供对应中药饮片的资质材料、采购票据等信息,经过检验,该批中药饮片中的成分与门诊展示的成分不符,随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涉案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罚款250余万元。中医门诊负责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经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程序未果后,向云龙区检察院申请行政处罚监督。

“经过行政执法合理性调查,我们发现虽购该门诊进购的中药饮片种类较多,但仅有三种‘冒名’中药少量流入市场,销售金额千余元,通过中医院专家鉴定,三种‘冒名’中药饮片与标注的中药主治功能喝用法用量一致,实质危害性还是比较小的”。2024年8月,云龙区检察院在受理行政处罚检察监督案后,召开案件公开听证会围绕行政处罚与违法情节、社会危害程度是否相当等方面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听证员进行公开听证,大家一致认为行政处罚属畸重,支持云龙区检察院开展监督。

为了有效促进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该院牵头司法部门、市场监督部门进行磋商,并对中医门诊负责人进行释法说理,释明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市场监督部门表示愿意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在充分考虑中医门诊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将罚款金额由原来的250余万元调整自33余万元,中医门诊负责人表示愿意接受行政处罚,并同意息诉罢访。

“检察机关坚持把‘小过重罚’等‘过罚不当’案件作为行政检察监督的重点,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打通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从根本上实现由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再到系统治理进行延伸拓展,积极构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云龙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王林表示。

近年来,该院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作用,纵深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高质效办理合同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针对利用“空壳公司”实施犯罪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推动主管部门对10余家“空壳公司”予以吊销,依托金融检察工作站办理涉金融案件20余件,有效助力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人大+检察”合力守护“稳稳的幸福”

为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力打造法治监督共同体,2023年9月,该院在辖区9个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创新设立检察工作室,“零距离”服务基层人民群众,“高频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将“人大监督+检察监督”的工作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触、实实在在的成效。

把新点子想出来,还要把新路子蹚出来。时至今日,云龙区各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与检察工作室强强联手、深度融合,推动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常态化双向衔接转化,双方合力将其打造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又一张金字招牌。

“人大代表之家检察工作室入驻没多久,就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让小区的危墙变成安心墙,以前每到雨季,我们一楼住户都在单元门口堆积水泥挡水,怕雨水倒灌进屋内,车都不敢进院子,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近日,在该院开展整改工作“回头看”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向检察官道出内心的喜悦。

2023年6月,云龙区人大代表向人大工委递交了一份代表建议,反映辖区居民小区与企业相隔墙体涉及“危墙”问题,这份代表建议同时送达至检察机关。接到代表建议后,该院派员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人员发现,由于围墙倾斜,存在坡面,导致在大雨期间存在积水严重甚至内涝的情况,部分围墙已出现裂缝,有倒塌的危险。

随即,该院联合相关街道办事处、物业、企业代表召开案件公开听证会,针对危险墙体、雨水收集和积水溢流控制等问题的责任划分和整治方案进行听证,向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企业及时开展彻底整修。并同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召开民主议事会,征求居民对清除植被、修缮围墙、改造排水管网等施工方案的意见,就施工占用小区公共区域情况告知居民并得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危墙”修缮过程中,检察官全程跟踪参与,为墙体加固方案、疏浚排水系统改造提出可行性参考意见,推动在汛期来临前将总长518米的“危墙”全部整改到位,为周边小区1700余户居民筑牢安全保障。

解决“危墙”难题,是云龙区检察机关携手人大机关共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生动缩影。为构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人大监督一体发力格局,云龙区检察院联合区人大常委会共同出台《关于设立驻人大代表之家检察工作室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携手打造检察机关与人大机关、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高效平台。

“原有的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方式存在的渠道单一化、监督滞后性、治理浅层次化等现实难题,现如今各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与检察工作室聚焦辖区重点工作,围绕重点监督事项,有效提升了监督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云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夏春辉表示。

自《意见》实施以来,人大机关、检察机关互相托举、“同题共答”,10余件代表建议转化为检察司法案件办理,获省人大、省检察院调研肯定,工作举措被中国人大网专题报道。

为古彭大地添加生动“注脚”

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坐落着一座集东方古韵与西方美学于一体的典雅建筑——徐州艺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徐州专艺),该校建于1924年,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国立艺专之一,为中国近代美术作出了重要贡献,林风眠、徐悲鸿等艺术家均曾亲临此地,更为这座古老建筑增添一抹文艺色彩。然而,正是这样一座“艺术圣地”,却一度遭遇到文物“存续”危机。

该院在开展辖区文物保护专项巡查时发现,徐州艺专旧址主体建筑被根系粗壮的爬墙虎严重覆盖,建筑墙体上的老旧空调和电力设施摇摇欲坠,旧址内部的结构也已损坏严重,屋内各种物件受潮沤烂,建筑布局也被使用方改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随即,该院公益诉讼团队及时介入,邀请文物保护专家赶赴现场进行勘查,走访询问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经营管理单位及实际使用人,会同有关部门和属地街道办开展座谈磋商,依据法规进一步厘清主体监管责任,督促经营管理单位及时予以整改修缮。

现如今,徐州艺专主体建筑已整改一新,校内相关设施也一并换上“新装”,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来此游览,共同感受这座古老建筑散发的艺术气息。

近年来,该院秉持“保护为主、依法监督”的文物保护理念,该院在“寻访、保护、传承”中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联合团区委等单位,在辖区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成立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积极对接人大政协、街道社区、文化街区、史志学会、文体旅等相关部门,发挥各自专业和经验优势,着力构建共同参与、同向发力、同心施策的“政府+文物行政+检察”文物保护格局。

为进一步发挥法律监督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全面履职作用,该院与文物保护监管部门建立《云龙区文物保护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就信息共享、办案协作、专业支持等方面形成合作机制,推动文物单位、主管部门、属地政府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文物建筑既“留”得住,更“活”起来。

与此同时,该院在司法办案中引入第三方评估,在调查取证、损害后果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弥补检察人员专业短板,提升办案成效,聘请市史志学会、民俗协会专家担任“益心为公”专家辅助人,邀请文物爱好志愿者和文史专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团队,为文物保护增添新生力量、增强监督新动能。

“文物是传承国家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天然的公益属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云龙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春丽表示。截至目前,该院依托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协同徐州市、区两级文物保护部门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办理文物保护案件6件,开展文物点位修缮保护监督5次,以检察担当切实守护文化遗产。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