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哨”“桥头堡”作用,凝聚基层解纷合力,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高效化解,沛县法院持续创新打造“融合法庭”,着力将法院职能优势嵌入基层治理体系。近日,沛县多家融合法庭陆续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府院联动,多元解纷
多部门联动是沛县法院“融合法庭”创建的重要环节,人民法庭融入基层治理大局,不断加强与辖区政府部门、基层组织的联络,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村委会工作人员、热心群众组成调解团队,对于辖区内涉诉矛盾隐患、苗头性问题等先行调解,认为需要人民法院指导和帮助化解的,通过“融合法庭”对接联系法官,进行线上“面对面”的答疑解惑,线下“手帮手”的指导服务,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
融入网格,源头化解
融合法庭融入基层法治建设,利用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推动查人找物事半功倍、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融合法庭正式成立后,将定期对辖区包括网格员在内的基层解纷力量进行法律指导和业务培训,包括法律知识讲解、调解技能传授、调解经验分享等多元化内容,让他们对于纠纷类型和处置方法具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科技赋能,回应关切
沛县法院始终坚持强基导向,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将云庭审系统等线上服务平台接入融合法庭。未来,沛县法院将继续在融合法庭的发展中注入科技力量,努力在所有融合法庭中实现线上开庭、无纸化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证据展示等功能,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提升审判质效,把司法便民、利民、惠民落到实处。“融”是方式,“合”是目的。加强融合法庭建设,是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探索,更是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沛县法院将不断深化诉源治理,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纠纷化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服务,以“小法庭”汇聚司法为民“大动能”,展现公正司法“新作为”。
解决案件是‘治标’,完善监管、未雨绸缪才是‘治本’,融合法庭以‘法官进网格’工作为抓手,联合基层解纷力量,整合线上诉讼服务平台,切实将社会矛盾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