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以“法”破题护航乡村振兴
2025-07-10 11:06:00 作者:无锡市司法局

宜兴市司法局多元加强乡村法治建设,通过数字助力、服务下沉、阵地建设三方面,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根基。

一是数字助力,架起“法治+直播”便民桥梁。聚焦乡村实际需求,借助直播这一新兴传播形式,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探索乡村普法新模式。联合融媒体中心推出“律师说法”系列访谈,邀请擅长处理乡村法律事务律师,围绕法治乡村建设课题,每期针对两个乡村问题,结合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直播+点播”形式为群众在线普及相关知识。高塍镇打造“滆南普法法治直播间”,邀请律师、司法工作者走进直播间,针对乡村常见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矛盾、邻里关系处理等方面,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和解决办法。利用方言讲解法律知识,拉进村民距离,并设置有奖问答,答对群众可获得法治宣传小礼品,增加群众参与感。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直播20余场,观看量超1万人次。

二是法律赋能,构建“法治+共富”服务体系。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法治为纲,围绕乡村特色农产品、传统工艺等产业构建保障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围绕湖㳇镇杨梅产业发展之需,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和司法衔接联动机制,联合法院、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及湖㳇核心产区果农代表,针对果农知识产权薄弱等问题,定期召开“湖㳇杨梅”地理标志保护座谈会,通过案例剖析、商标使用规范培训强化果农对专属商标保护意识和使用能力。聚焦徐舍镇美栖村千亩玫瑰花田产业,紧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美栖花田”品牌,围绕“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梳理知识产权、劳动用工等4个领域规范,激活法律顾问作用,指导规模种植、引进新品种、校企合作等各类合同30余份,助力成功研发玫瑰发酵茶、超微粉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其中6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三是普法保障,夯实“法治+阵地”文化根基。紧扣乡村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针对群众法治意识薄弱、用法能力不足等问题,不断优化完善设施服务,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太华镇以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为主阵地,串联龙珠湖法治文化公园、星火广场、红色竹海纪念园等场地,挖掘新四军红色文化和薪火太华法治底蕴,沿途设置宪法宣誓墙、法伴成长法治长廊和“红色连心桥”法治宣讲站等内容,吸引群众主动参观学习。丁蜀镇依托蜀山东坡书院文化阵地,联合妇联、公安、法院等部门,开展“东坡少年法治行”系列主题普法活动,紧抓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将法律法规融入民间特色文化,以快板、小品、戏曲等节目形式,寓教于乐式普及法律知识,推动将法治元素与传统东坡文化有机结合。今年来共开展专题普法活动5次,编排相关节目10余个。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