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聚焦“最优营商环境城市”目标,着力打造“无难事、悉心办”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法治供给,强化制度保障。率先制定出台《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包容审慎监管、“一业一证”审批模式改革、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等创新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更好地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加大营商环境领域政策文件制定出台力度,每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推动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迭代升级。先后推出30个领域196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率先建立市领导联系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突破提升事项清单,有力破解制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难点、堵点、卡点。
二是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降本增效。先后取消、承接、下放行政权力93项,纳入涉企经营许可清单管理事项535项,前移至镇(街道)、村(社区)办理的政务服务364项,切实把基层能办的事下放给基层。开通全省首条12345“企业开办”服务专线,开设政银合作登记联办专窗,建强市(县)镇(街)村(居)三级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兜底解决政务服务问题。在全国率先推出“亮证办电”服务,在全省首创“一件事”赋码管理规则,率先推出“智慧办税区”“无柜台”办税服务,平均等候和办理时长压缩40%以上。制定《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设立政风行风建设热线,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督察,推动政府守信践诺。
三是优化执法监管,减轻企业负担。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监管检查方式若干措施》,建立“三张清单”“二库二制度”“一队一计划”联动检查机制,切实回应、破解企业反映的重复检查、多头执法、乱执法等问题。打造全省首家“线缆企业信用修复指导工作站”,率先推动实现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只报一次”,率先推行自助式提供社会法人公共信用评价报告。率先制定出台《无锡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指导规范》,制定市设行政处罚事项行政裁量权基准232项,推进基层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50个,聘请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30名,推动建立行政执法常态长效监督机制。
四是优化法律服务,护航企业发展。每年11月1日“无锡企业家日”,组织政企面对面,举办企业家年会,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法律问题。依托锡企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市长在线·惠企留言板”,为全市经营主体打造全天候的诉求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958个。打造国内首个全球法律服务即时响应系统,解决跨国贸易纠纷案件18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达12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动设立法联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和金融纠纷调解组织,挂牌成立首家“金融纠纷调裁中心”暨首个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有效增强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依法经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