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激活非遗“密码”赋能法治宣传走新更走心
2025-02-04 13:33:00 作者:无锡市司法局

宜兴市司法局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法治宣传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是将非遗文化与法治文化活动相结合。结合节日、纪念日、“三下乡”活动等重要节点,依托旅游度假区、市图书馆、博物馆、风筝基地等场所,开展亲子非遗法治研学、非遗光影秀、非遗集市等非遗法治文化活动。将法治文化融入刻纸、紫砂制作、舞龙、舞狮、糖画等非遗互动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作为“普法达人”向群众现场展示法治刻纸、法治陶刻等非遗制作技艺,吸引众多群众关注。举办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创作征集法治文化精品58件,1件紫砂壶作品入选全省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短视频《以器为喻 “传”法治精神》入选省厅法治非遗短剧场。

二是将非遗文化与法治阵地建设相结合。结合本地非遗文化,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基因,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并依托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巧借非遗文化“东风”送法进万家。丁蜀镇将东坡文化、紫砂文化等元素植入普法实践,打造“蜀山法韵”法治文化特色园,让法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太华镇以竹文化为底蕴,将素竹折扇与乡村振兴促进法相融合,打造乾元村法治文化公园;宜兴市级宪法公园通过传统剪纸艺术的形态布景,让法治故事、法治格言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公园各处。

三是将非遗文化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依托覆盖全市的青年夜校、七彩公益托班,开设紫砂、古琴、锡剧等多门非遗课程,吸纳剪纸、陶刻、拓印等非遗传承人作为普法志愿者进行教学。组织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紫砂壶创意制作、法治拓印、非遗法治夏令营等活动,在沉浸式创作中接受法治熏陶。2024年来,通过法治讲座、法治研学、法治沙龙等形式,面向非遗传承人、青少年、村(居)民等重点群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治培训96场次,由点及面有效增强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