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我从警校毕业,成了宜兴市公安局宜兴经开区派出所的一名新警。到所的第一天,我便主动向所长提出来“我想尝试办案。”这也让大家都意想不到。就这样,我从一名小女警成为了案件办理队的一员。
可当我满怀期待,想在与罪犯的博弈中大展身手,成为那英姿飒爽的“女刑警”时,现实给我上了一课——与印象中的刑警工作不一样,除去出差与抓捕任务,办案民警的日常工作更多的是做笔录、补材料,琐碎耗时。这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顿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去适应这份与想象不太一样的工作。而正当我看着工位上“案件办理”四个字犯难的时候,刚在外面带队抓捕回来的副所长汤所路过办公室,看到了正在发呆的我。“小张是吧,来我们刑侦啦,欢迎欢迎,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啊。”我始终记得那天他的样子,风尘仆仆,眼神疲惫,但却掩饰不住他身上那股子独属于刑警的精气神。
“我也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我心里默默暗下决心。从那天起,我也成了汤所的“小徒弟”,大到笔录制作、平台使用,小到审讯话术、沟通技巧,师父成了我走到哪跟到哪的对象,而他即使再忙,也会抽空解答我一些看似“笨”的问题。我还经常和办案队的师兄、同事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交流办案心得,包括制作笔录时的注意事项,甚至是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宗所也时常来关心我的工作学习情况,教导员则通过定期复盘案件、召开法制例会,教会我不少法律知识。现在想来,那段忙碌却又充实的时光,所有人都在帮助我突破“舒适圈”,快速成长。
记得那是12月中旬的一个上午,我接到了师父电话,有一个网络谣言类的案件,让我接手。可挂完电话,我便犯了难——独立办案,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流程都要我一人去完成,我真的可以吗?但转念一想,之前几个月也都在跟着师父学习办案,积累了一定经验和知识,于是,我认真研究起案情——
案件当事人是一名中年女子,在微信群内发表了关于案件的不实信息。我立即电话联系了那女子,以“反诈宣防”的名义,让其主动到所。询问室中,我与该女子相对而坐,此时我能感觉到,手心湿哒哒的,但我告诉自己,今天必须要让其主动承认错误,并完成证据的固定和提取,为接下来案件侦办打好基础。于是,我皱紧眉头,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民警。
我问她,你知道为啥要把你喊过来吗?那女子也是机敏,一看架势就不是所谓的反诈宣防,便保持沉默不说话,我一连问了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回应。
出师不利,我心中暗想。
但这时,我脑海中响起了之前和师父和我说的,“要让当事人觉得民警是替他考虑,是真的为了他好。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是,我设法将自己置于当时的情境之下,换位思考,将事由与相关法律条文与那女子一一说清楚,她才恍然大悟,自己的行为,已然触犯了法律!认识到错误之后,那女子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反转。我终于长舒一口气,认真和同事做起了笔录。接下来,就是证据保全、制作清单、信息采集、处罚告知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可当我哼着小曲儿,拿着卷宗材料,奔向师父“邀功”的时候,“你这个处罚告知中的法条不对,最新有修改过,你再去核实一下呢。”一旁的师兄见我这么快便作出处罚,好奇地探过头来。
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尽管我当时觉得有些不服气,可当我仔细查询了最新的法律文书,发现我还真就把“国际”二字给漏掉了!哎呀呀,这可不是小问题,连法条都用错了!越想越后怕,我拍了拍扑通扑通的小心脏,“办案真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啊。”
我收起了骄傲和自满,仔仔细细再将卷宗前后核对了五遍后,才将整套卷宗交予法制。几天后,教导员和我说,这个案子办的很漂亮,第一次独立办案,就成为市公安局下发《关于青年民警报送无瑕疵卷宗的办法》通知后,全局在侦查岗位工作未满五年中首个完成的新警,还得到了市局主要领导的肯定!
意外过后,惊喜之余,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办好案”的信念。作为办案民警,既需要有独当一面的勇气,更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对于目前的我来说,不够,完全不够!我要努力让自己执法能力、办案技巧都更完备,才能承受接下来的重重考验。
我坚信,那些不断打磨自己的日复一日,终会在未来的某天让我看到坚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