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因清代“各让三尺”的邻里佳话而闻名,承载着“和为贵”的永恒智慧。如今,在泰州市姜堰区天目山街道振兴社区,六尺巷的佳话仍在续写。而主人翁的名字,和故事蕴含的精神内核一样,也叫“文明”。他就是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天目山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振兴社区民警——王文明。
警服,一生的信仰与荣耀
第一次穿警服的场景,王文明始终历历在目。他小心翼翼地装上肩章、别上警号后,马上到辖区工地走访,趁机“炫耀”自己崭新、合身的警服。
受父亲的影响,王文明年幼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每每看到穿着制服回到家的父亲,他总能感受到庄严、肃穆,也常常很是羡慕。
尽管青春岁月是在军队中度过的,但在王文明心中,始终保持着对警营的无限向往。终于,时年刚满三十岁的他,从部队转业到公安队伍,由救死扶伤的军医,摇身变成了社区民警。
25年间,他扎根社区,用心耕耘“责任田”,从一名青涩稚嫩的“片儿警”,成长为深受社区群众喜爱的“小巷警长”。
他说:“穿上这身警服,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生的信仰与荣耀。”
群众家门口的“解忧铺”
振兴社区的老百姓口口相传着这样一句话:“开六尺巷守千家福,进工作室解邻里忧。”王文明负责的社区,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城中村,社区内小巷纵横,老旧住宅偏多,又毗邻学校等场所,人员多且杂,居民间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社区出面调解经常会出现“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尴尬局面。
为了解决小巷治理难题,王文明依托社区打造的“六尺小巷”幸福邻里品牌,将“六尺巷”智慧和“枫桥经验”结合,成立了“六尺巷文明工作室”。他广泛吸纳兼职调解员,组建义警队伍,靠前一步为民解忧。
自2022年工作室成立以来,王文明带领调解小队,先后调处200余起大小纠纷,真正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他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要大家心平气和,社区就能和谐幸福。”
守护青苗的“警察叔叔信箱”
走进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警察叔叔信箱”很是引人注目。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学习中遇到的烦恼写进信里,投入箱内,这些“信件”最终都会“邮寄”到王文明手中。
王文明辖区内有一所四星高中,又临近多所小学、初中,为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他倾注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多年前,辖区一位学生因和家人产生矛盾离家出走,当时由于监控设备不完善,通讯也不发达,找人主要还是依靠两条腿。王文明一路找、一路问,走遍绍兴、杭州等城市,历经半个多月,终于找回了离家出走的学生。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安康,我们必须时刻牵挂在心!”秉持着这一理念,王文明积极推进警校共建,探索“零距离”服务师生举措,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平安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为孩子们点亮法治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他说:“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守护他们,就是守护我们的明天。只要他们需要,我随时都在。”
从警服到小巷,从解忧铺到信箱,他用行动书写着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