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市在县域毒品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构建禁毒工作“三全体系”,坚持“三驾齐驱”,实现了“三大转变”,全面打造县域毒品治理“样板区”,走出了一条毒品治理新路子。据了解,该市连续20年保持在校生涉毒零记录,连续5年未发生因吸毒引发的肇事肇祸案(事)件,连续12年实现易制毒化学品“不漏管、不失控、不出事”,成功创建了一家国家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点。
构建“三全体系”,积极探索毒品治理新路径
兴化市是全国闻名的淡水产品养殖大市,并且该市易制毒化学品企业云集,多达270余家。
“当前贩毒手段不断翻新,网络涉毒活动突出,易制毒化学品监管点多线长面广,并且毒品治理相关职能部门合力不够、社会力量融合不充分等问题相对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兴化市公安局副局长翟广益说。
为推动禁毒工作转型升级,应对复杂形势、提升治理能力,该局从构建“三全体系”入手,积极探索毒品治理新路径。
构建“全过程”组织保障体系。该局坚持以制度化保障破解瓶颈难题,以实体化运作推动社会共治,以社会化发动汇聚人力资源。据了解,该局31个派出所均设有兼职禁毒民警,市财政每年划拨禁毒经费100万元予以保障。2021年4月,该市建成首家乡镇禁毒办投入实体化运行。全市26个乡镇(街道)按照30:1要求配备戒毒社工,实现禁毒工作向基层延伸。
构建“全要素”禁毒监管体系。该局强力推进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专项整治,落实吸毒人员分级分类管控,加强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监管。构建了乡镇(街道)、行政村、自然村“三级禁种铲毒网格”,实行网格化治理。按照吸毒人员分级分类管控要求,该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报到执行率达100%,他们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闭环安全监管降低风险隐患。
构建“全方位”禁毒宣教体系。该局坚持建强禁毒宣传队伍,打造禁毒宣传阵地,丰富禁毒宣传载体。据统计,该局每年组织开展禁毒宣传2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禁毒知识、典型案例等,扩大禁毒宣传覆盖面。他们还建成了禁毒主题公园、禁毒展览馆、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等“三大载体”,创作出了短视频《毒·家》、微电影《等你》等一批禁毒题材文化精品。
坚持“三驾齐驱”,全力破解打防管控老难题
只打不防越打越忙,管控不严一切归零。该局针对传统与新型毒品危害大、网上网下犯罪交织等情况,坚持清源断毒、精准治毒、全民禁毒“三驾齐驱”,全力破解打防管控老难题。
在禁毒工作中,该局始终把清源断毒作为基础性、前瞻性工作来抓。近年来,该局紧紧抓住毒品流通环节,通过物流渠道一次缉获冰毒11.8公斤,累计缉获38公斤。
“我们坚持打早打小打零包(贩毒),从而有效截断毒品流动渠道。”兴化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刘健说。据刘健介绍,近年来,仅零包贩毒的犯罪嫌疑人他们就抓获50余人。
精准治毒。在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该局从运输、使用、储存等环节实现全程“可视化”监管,确保270余家企业易制毒化学品“零漏管失控、零丢失被盗”。他们精准开辟网上、网下两个阵地,结合网上研判,通过网下开展排查、核查和无人机巡查等方法,2021年先后在偏僻的鱼塘水边、田间地头铲除毒品原植物罂粟非法种植点31处、3万余株。
2021年11月27日,戴南镇居民张某主动带领吸毒的儿子小张到公安机关投案。这是该局开展全民禁毒取得的又一成果。“不是看到禁毒宣传,我们还真不知道毒品危害这么大。”张某说,儿子接受戒毒后,他加入了禁毒志愿者队伍。
实现“三大转变”,全面提升毒品治理水平
该局坚持深入推进县域毒品治理,有力推动了禁毒工作转型升级,实现了由“公安主战”向“社会共治”、由“以打为主”向“综合治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的“三大转变”,有效提升了毒品治理水平。
“我们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毒品治理,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压紧压实禁毒委成员单位责任,实现一体运作,彻底打破了公安单打独斗、单兵突进的被动局面。”翟广益说。
据介绍,该市成立了由司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组成的禁毒工作社会化一体运作专班。专班实行一体化运作,常态化组织开展社会共治。截至目前,他们广泛汇聚各类专业人才参与禁毒志愿工作,志愿者队伍壮大至1500余人。
由“以打为主”向“综合治理”转变,有效提升了禁毒工作质效。据了解,近年来,该局先后侦破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4起、省毒品目标案件13起;该市毒品知晓率高达99.2%、群众满意度达98.7%;因吸毒诱发的侵财性、暴力性犯罪同比下降43.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高压严打、多元截流,“打、防、管、控”无缝对接,禁毒工作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该局制定出台了《兴化市易制毒化学品购销运输监管工作规范》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完善了毒品治理机制,毒品治理更加标准、更加规范、更加精细。他们建立“以公安为牵引、各部门整体联动、全流程闭环管控”的易制毒化学品监管机制,增强了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