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打造“平易解”矛盾纠纷调解品牌,通过“平等相待、化难为易、优调优解”三步棋,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年化解矛盾纠纷1400余起,调结率达98%,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平望路径”。
平等相待 以情融冰化心结
“退而不休”的顾扇村调解员龚瑞荣,用一杯热茶、一则“六尺巷”典故,化解了村民建房纠纷的僵局。从事调解工作20余年的他深谙“调解如春风”的真谛:以平等视角倾听诉求,以换位思考唤醒共情。在他的工作室里,200余起邻里矛盾、家庭纠纷消弭于萌芽,600余次法律咨询架起信任桥梁。
平望镇以“东西南北中”五路解纷格局为依托,建成“家家和”“涛声依旧”等12个特色调解工作室,吸纳党员代表、退休干部、法律专家等56名调解员,形成“一室一品牌、一员一专长”的调解矩阵,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贴心人”。
化难为易 机制创新提效能
面对复杂矛盾,平望镇矛盾调解中心创新建立“三级分流”机制:对邻里口角等“急事”启动“15分钟响应”即时调解;对劳务纠纷等“小事”实行“48小时闭环处置”;对土地权属等“难事”则联动司法、劳动等7个部门“组团攻坚”。
秋种时节,8名务工人员因麦苗栽插密度与雇主产生纠纷,矛盾调解中心通过“劳动监察+人民调解”联合调处,仅用2天促成双方和解。这种“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的模式,使90%以上矛盾在镇域内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优调优解 精准服务暖民心
为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平望镇推出“点单式调解”服务:将调解员专业领域细化为家事、劳资、土地等8大类,群众可通过线上平台或村社窗口“按需点将”。染料厂员工金某工伤赔偿案中,企业起初拒不认责,调解员通过“工伤认定+法律援助”组合服务,4个月内助其获赔62万元。
目前,该镇已形成32人的“金牌调解团”,涵盖心理咨询师、退休法官等多元力量,2024年累计提供点单服务380次,群众满意率达99.2%。
数据赋能 织密平安防护网
平望镇将“平易解”品牌与数字治理深度融合,开发矛盾纠纷“智能预警系统”,通过12345热线、网格巡查等渠道归集数据,利用AI算法识别高风险矛盾,提前介入率达75%。
2024年通过系统预警,成功化解3起群体性劳资纠纷、11起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同步建立“调解人才库”和案例数据库,开展“老带新”实战培训32场,培育出12名“调解新星”,为基层治理注入可持续动能。
如今的平望镇,从“六尺巷”的和风细雨到“点单式”的精准服务,从“一杯热茶”的温情调解到“数字大脑”的科技赋能,生动诠释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治理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基层善治的“枫桥经验”正绽放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