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豫区蔡裕民: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2025-03-28 16:57:00  来源:宿豫公安分局 作者:张华东

曾经他风华正茂,把美好青春献给党和人民。曾经他意气风发,将满腔热血投入公安工作。24年从警路,时光走笔,岁月成章,从满头黑发到鬓角飞霜,他用坚守和热爱诠释不变初心。蔡裕民,男,1965年6月生,曾服役于广州军区某部,2001年转业加入公安队伍,现任珠江路派出所社区民警。

在军旅生涯中,蔡裕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勇于担当。那段岁月,不仅锤炼了他的意志品质,更让他深刻领悟了忠诚与奉献的真谛。脱下军装,换上警服,蔡裕民从军人转变为警察,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忠诚誓言。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充分发扬忠诚不渝、英勇无畏的精神,以专业筑盾、用创新破解难题,用坚守诠释担当。

热血青春 无悔军营

从娃娃兵到成为公安战线的一员,转眼40多年过去了,回顾曾经奔赴的中南五省,一颗年轻的心不断成长历练,成就了闪光热血的青春,点滴历目,心潮激越。

2001年,蔡裕民光荣退役,在脱下军装后选择了成为一名公安民警,在宿豫公安开启了自己的警营生活。脱下军装穿上警服,从军人到警察,从保卫祖国到守护人民,蔡裕民的理想信念没有改变,“戎装更替,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初心不改”。到了警营,无论是主责主业,还是纪律作风、体能训练,他始终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

虽然有着丰富的从军经历,但是蔡裕民加入公安队伍后一直把自己当作是一名“新兵”。自从成为人民警察的第一天,他就随时带着本和笔,遇到不会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父”们主动请教,时时刻刻都记录在纸面上,用他的话说,这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渐渐地,蔡裕民发现做好社区民警首先要做到一个“熟”字,这个“熟”是双向的,作为社区民警要熟悉社区情况,同时又要让社区居民熟悉他这个社区民警。为了尽快熟悉辖区环境,他一步一个脚印,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可能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楼宇铭记于心,他说:“这跟我当兵时的感觉很像,军人要熟知战场的地形,而警察要将自己的辖区情况熟记于心。”

蔡裕民刚到珠江路派出所不久,就听说有位居民隔三岔五到派出所反映自家5只小鸡被狗咬伤并要求赔偿。了解情况后,蔡裕民与该居民进行反复沟通交流,从法、理、情表明帮他解决诉求的初心和决心,希望他能够合情合理提出诉求,以便有效解决。通过不懈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而这位居民却拒绝了对方给的赔偿金,他说钱是小事,重要的是纾解了压在心底的无奈和怨气,并看到了一位真心解决问题的好民警。

筑牢防线 创建平安

“我珍惜组织安排的每一个岗位,虽然我还有不到几年就要退休了,但只要在岗位上就要出心、出力,发光、发热。”

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以来,蔡裕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治安防范的发展趋势,打造了社区有巡逻队,网格有安全员,小区有楼栋长的前沿治安防范体系。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安管理,真正实现以打为主向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转变。

“每次蔡爷爷来我们学校讲课我都能学到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他还会和我们开展课后问答小游戏,我和同学都可喜欢他了。”同学们早早在教室坐好等待。认真学习蔡裕民讲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上好一节课,交好一次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稳定。”蔡裕民也会告诉同学们如何远离社会不良因素伤害,要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除了日常对学生们的法治教育讲座外,蔡裕民还与学校建立了长期沟通机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同学们身边的一些小事,进行梳理总结,有针对地进行授课。“帮他(她)做一件事,能顶上千句。你讲冬冷夏暖,不如帮他扣好一粒扣子。”蔡裕民说道。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