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老汉的儿子小苗来到泗洪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朱发扬调解工作室,向人民调解员朱发扬送上一封感谢信。纸短情长,朴素的话语表达了真挚的谢意。
去年8月,朱发扬在小区走访中发现,苗老汉坐在家门口唉声叹气。经询问了解到,苗老汉夫妻因与儿子儿媳就育娃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同,产生隔阂十年之久,无法时常看望孙女,十分想念。加之年龄越来越大,且苗老汉的老伴生病住院,儿子儿媳也未前往照看,隔阂渐深。“我看干脆就断绝亲子关系吧!”苗老汉赌气地说。
朱发扬凭着丰厚的调解经验,立马意识到要修复三代亲情,需尽快解开一家人心中的“疙瘩”。8月26日,他组织双方“面对面”开展调解未果,便转变调解思路,对双方开展“背对背”谈心。
在“唠家常”中,朱发扬耐心地倾听双方的委屈。他一方面劝说老两口要尊重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个人隐私;一方面教育小苗孝敬父母是美德,同样也是作为子女的义务。
在朱发扬的劝说下,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但都不好意思主动认错。于是,朱发扬提议让小两口带着闺女,在调解室双方“碰面”,消除隔阂,重归于好。最终,祖孙三代在调解室“抱成一团”,互诉思念之情。
这是泗洪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以家事调解工作室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擦亮“宿调和”调解品牌,扎实推进家事纠纷化解机制建设。
泗洪县司法局组建县、乡、村三级家事纠纷调解组织,加强与县妇联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1+1+N”工作机制,即调解工作室由1名妇女主任、1名人民调解员及N名志愿者组成,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家事调解、法律援助引导、婚姻家庭指导等服务。
打造一批优质家事调解工作室品牌,青阳街道家事调解工作室开展“线上+线下”联合工作模式,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打破跨地域调解局限,增强家事纠纷调解活力;临淮镇“段夫侠个人家事调解工作室”探索“树形象、立口碑;重引导,控情绪;融感情,化隔阂;求大同,存小异;联动调,破僵局”的“五步走”工作法;县“宿调和”——马姐个人调解工作室设置解忧热线、信箱等调解平台,帮助提升群众的婚姻家庭幸福感。
将公证纳入家事纠纷调解体系,运用“调解+公证赋强”,对具有给付内容的继承等类型家事调解协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充分发挥公证预防化解家事纠纷积极作用。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家事纠纷调解,积极吸纳辖区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及“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加入家事纠纷调解队伍,邀请各级妇联主席、行业专家参与纠纷调处,推动纠纷化解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