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刑检”调解二三事
2025-01-27 09:30:00

“作为调解员,我们既要维护法律公正,也要传递司法温情。”“刑事和解要落在一个‘和'字上,既要注重法律效果,也要重视社会效果。”“刑事和解不但要让被害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让犯罪嫌疑人能够真正认错改错。”……谈及刑事和解工作,李友锋和张云有说不完的话,虽然他们已经退休,但工作热情依然不减。2020年以来,他俩经办的刑事和解案件达265起。在他们的工作档案里,记载了很多化解矛盾纠纷、彰显司法温情的故事。

倾情调解唤回骨肉亲情

如东县大豫镇有一对姜姓兄弟,两家挨在一起,合用一条路。既是兄弟,又是邻居,两家关系本应很好,可母亲去世后,兄弟两家渐渐有了矛盾。

一天,弟弟姜二修自来水管,把路挖开了。当晚,哥哥姜大的儿子小姜开车回家,发现路面坏了无法停车,便去敲叔叔姜二家的门理论。哥哥姜大听到动静,赶紧把儿子拉了回来。然而小姜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在第二天一早又去找叔叔理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来越激动,姜二拿起门后的一把斧子砍向小姜,顿时,小姜脸上血流如注。姜二一下清醒过来,斧子“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李友锋和张云多次上门调解,他们了解到,姜二认为自己没有犯罪:“小姜不能这样对待长辈,我是教育他。” 小姜受了伤,心里的气更大了,声称一定要把叔叔送进监狱。

李友锋获悉小姜妻子是山东人,于是主动去做小姜妻子的工作:“我在山东当过兵,我们算半个老乡。”见小姜妻子默不作声,李友锋接着说:“你们两家打断骨头连着筋,又是搬不走的邻居。你真希望两家成为仇人,老死不相往来吗?希望你能帮着做做工作。”闻言,小姜妻子点了点头。

再次上门调解时,李友锋和张云把姜二和小姜叫到一起。在小姜爷爷奶奶的遗像前,李友锋对小姜说:“你把叔叔送进监狱,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你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肯定不希望你这样做。”张云对姜二说:“你把侄子砍伤了,你父母如果在天有知,一定也很痛心,毕竟砍伤的是他们的孙子。”面对两位老人的遗像,姜二向小姜赔礼道歉,小姜也表示不再追究叔叔的刑事责任。

调解手记

兄弟两家再有矛盾,也改变不了血缘关系。在老人遗像前做思想工作,就是试图唤回埋在他们心底的亲情。调解员要善于“套亲乎”,拉近与调解对象之间的距离,争取一切利于化解矛盾的力量。

对症下药巧解邻里纠纷

朱家和张家是一路之隔的邻居。朱家养了百十头猪,由于张家地势低,朱家的洗猪水经常流到张家的场地上。张某很生气,在路上竖起几根柱子,给朱家的运猪车进出造成了阻碍,两家矛盾由此产生。一次,朱某和张某争吵后发生了肢体冲突,推搡中,朱某踩到张某的脚,导致张某脚面骨折。张某要求朱某赔偿15万元,可朱某拿不出这么多钱。了解到两家积怨已深,李友锋和张云并没有急于调解。他们先联系村委会维修路面、挖排水沟,解决洗猪水漫流的问题。接着,他们联系到张某女儿,多次致电劝说:“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老家邻里和睦,你在外才能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在女儿的劝说下,张某改变了态度。最终,朱某赔偿了张某损失,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刑事和解。

调解手记

邻里纠纷,时有发生。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如果有了矛盾,要及时沟通,通过正确渠道解决问题,而不应以牙还牙,导致矛盾升级。作为调解员,要找准造成纠纷的症结所在,对症解结才能事半功倍。

化解心结修复破碎婚姻

小丽离婚后,带着9岁的儿子嫁给了小刚。一天,小丽在厨房切菜,两口子不知为何发生口角,小丽冲动之下,砍伤了小刚的手掌。小刚向公安机关报案,不久两人离了婚。

小刚的手掌慢慢好了,可心中的伤口却难以愈合。李友锋和张云决定分别与两人谈心。

“小刚最感动你的一点是什么?”李友锋问小丽。小丽说,小刚对她的孩子很好,视如己出,孩子也很喜欢小刚,亲热地叫他“爸爸”。李友锋闻言后说:“以后再找一个像小刚 一样对你孩子好的男人,不太容易啊。”小丽哭了:“可是我砍了他一刀啊。”

张云也和小刚谈了许久,小刚表示其实内心早已原谅小丽。调解当天,小刚和小丽准时到达。小丽向小刚郑重道歉,小刚拉着小丽的手表示谅解,李友锋玩笑道:“现在和解了,拥抱一下吧。”话没说完,小刚一把将小丽抱在了怀里。

两位老同志在微信里和小刚、小丽说:“如果你们还爱着对方,那就复合吧,我们希望能吃到你们的喜糖。”

调解手记

我们的工作是“修补”“弥合”,让残缺与破碎尽量重新变得美好。作为调解员,我们要与双方当事人保持联系,正常跟踪回访,做好刑事和解“后半篇文章”,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王艳和周文婧两位检察官多次与李友锋和张云一起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她们总是感慨两位老同志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年轻人相比,两位老同志经验更丰富,考虑问题更周全。”如东县检察院第二刑检党支部书记、员额检察官吴泱说:“老李和老张是刑事和解的‘黄金搭档’。老李能说会道,调解经验丰富;而老张则思维缜密,处理问题老到。”

即便多数案件都顺利达成和解,但那些没有调解成功的案件,李友锋和张云同样付出了心血,甚至付出得更多。他们表示:“虽有遗憾,但努力过、付出过,不会后悔。”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