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人多, 我还来帮忙……” 江畔焕新颜,退休老水警难说再见……
2025-01-27 09:27:00 作者:袁杰

一江碧水,浩浩东流。24日下午1时许,穿上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邢卫全和新警许俊军顶着寒风,在海门青龙港宽阔的江堤行走。

邢卫全退休不久,之前是海门区公安局水警大队民警。几经改革,海门水警大队撤并,水上派出所的许俊军接了邢卫全的班。邢卫全说走走,小许明白,年关将近,邢师父还是放心不下。

远处,水鸟低飞,上海城市“绿肺”崇明岛清晰可望,老邢走在彩虹跑道的堤岸,心情舒畅。

2020年的时候,这里可不是这样。堤岸是灰蒙蒙的泥坡,风一吹,尘土飞扬,岸边渔船杂乱横斜,生活垃圾乱弃。

那年,渔民看见穿着警服的老邢要上船,就躲进船舱不出来。当时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全面展开,青龙港渔民大队的渔民要全部退捕上岸。过度捕捞,长江鱼类骤减,渔民生活越来越难,但即使如此,江上讨了大半辈子生活的他们依旧不舍得离开。

邢卫全当兵前,家里是本地船民,他转业成了水警,乡里乡亲的思想工作,责无旁贷。经常停靠的263艘杂船,他都了解,本地117条渔船,他都认识。老邢从一条船跳到另一条,从春天走进冬天,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完成了清退。

船报废了,人不能废。老邢拿着市里的政策大礼包继续跑。大家上岸后住得分散,老邢就多花时间。临时生活补助、社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城镇保障性住房或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子女教育政策,这些好政策,他一定要让大家知道。更关键的,社情民意就要不断走、不断访。

走到青龙河入江闸口,老邢提醒小许:“要经常来看看救生设施,提醒牌老化就要换。”许俊军点头,今年夏天这里接待了几十万游客,这些工作都在做。

这几年青龙港大变样。破旧脏乱早已不复存在,堤坝整体翻新,结合南通长江沿岸风光带整体规划,这里已经形成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文博互动于一体的新景点。草地音乐集市、“江畔露营·十一潮玩嘉年华”等活动眼花缭乱,参与的市民、游客超百万。每次活动,小许和巡逻队伍都会提醒大家远离近水区域,注意自身安全。

“老邢,舍不得这里啊!”55岁的潘斌正在巡逻,看见老邢,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双手握在一起,暖意涌动。

潘斌一家靠江吃江大半辈子。上岸后,夫妻两人年纪大,孩子不大,靠着17米渔船报废补偿款生活。知道他的困难,老邢跑前跑后,帮他协调了新工作——护渔员。捕鱼变护渔,工资不高,意义不小。和风浪里打滚的生活比,护渔员也安全稳定。

他告诉老邢,这两年欣喜地看到,鱼翔浅底的景象又回来了,他还好几次看见江豚。

“我儿子看网络小说,说看到你的故事了。”潘斌说,“叫什么《滨江警事》。”不久前,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公布,南通作家卓牧闲的作品《滨江警事》(第1部)成功入选,作品累计付费订阅人次已接近900万。

卓牧闲说,他描写的滨江就是青龙港附近,他笔下的水警是一代代坚守岗位,用青春和热血维护水域平安、与民同行的江海卫士。

邢卫全笑:“不是我,我太普通,没啥写。这里越来越好,是党委政府带领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临走,老邢对小许说,春节马上到了,江边游人会多起来,到时候他也来帮忙。

品江畔巨变,看满眼幸福,老邢觉得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幸福的。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