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我想得不够周到,现在爷爷决定还是不卖房,安心在这边养老了,太感谢你了赵大姐,我家这事儿现在终于顺利解决了……”今年6月底,当记者来到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盛和家园社区首席法律专家调解工作室采访时,现场目睹了一个小伙子连连向社区首席法律专家赵金凤道谢的一幕。
原来该小伙子是盛和家园社区96岁高龄任老的孙子,老爷子年轻时当过兵,因性格脾气倔强火爆,跟家里几个子女关系都比较紧张,尤其跟大儿子势同水火很多年。今年老爷子想把房子卖掉投奔孙子,终于让这个积怨已久的大家庭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赵金凤在详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通过“背靠背”调解的方式,多次找到任老的几个子女沟通,耐心了解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知以法,针对房产处置这一矛盾焦点,由赵金凤牵头,带领社区政法网格员、社区“法律明白人”及乡贤一起,从法律、伦理、亲情等层面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流谈心,劝他们要珍惜亲情,处理好家庭关系。经过六次调解,任老的大儿子终于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与老爷子解开了多年的心结。任老也表示房子暂时不卖,决定在社区安享晚年。至此,这场纠纷顺利落下帷幕。
矛盾化解,各领域成立首席法律专家团队
玄武区委依法治区办专职副主任周新奇告诉记者,因盛和家园社区所处位置的特殊性,社区拆迁导致人户分离现象突出,文化差异、迁出地与安置区的利益落差、生活方式不同等诸多因素交织,居民群众群体间的矛盾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矛盾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玄武区政法委(法学会)成立了社区首席法律专家调解室,“首席专家”都是由退休老党员、老警察、老法官,老检察、德高望重乡贤和律师等人员组成。赵金凤就是一名退休老民警,自从有了“首席”调解室,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社区,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像盛和家园社区首席法律专家调解工作室,整个玄武区目前已有28家,这些社区调解室发挥党的引领作用,首席专家奔走在人民调解第一线,在“精网微格”中将老百姓之间的“千千结”一一化解。
近年来,南京市玄武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立足本区实际,会同玄武区公、检、法、司等政法单位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的建设工作,庭所共建、所所共建、所站共建,整合各方矛盾化解力量,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各领域首席法律专家服务团队,聘请政法系统及退休政法干警、法学院校教授、律师、法律工作者、社区“法律明白人”等各领域人才为首席法律专家。
与此同时,南京玄武区各政法单位分别带领“首席”到基层大调研,大走访,夯实玄武版“枫桥经验”。把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他们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了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传递员”、法治活动“组织员”、法治创建“监督员”、法律援助“引导员”。在为群众解开心结的同时又上了一把群众沟通的“同心锁”,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打造夯实基层治理实践重要经验。
党建引领,“百子红”老小区旧貌换新颜
伴随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网入格”的送法行动,玄武区政法网格员深入社区,组织启动联合排查、联合梳理、联合研判、联合调解“四联”行动,同时对辖区内已发生的矛盾进行分类、归纳,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在分析归纳时,大家发现因老旧小区失管失养而引发的邻里矛盾较为突出。根据上级任务部署,实行国企物业托底模式,逐轮分批实现老旧小区全面托底,探索构建国企物业托管老旧小区长效机制。
两年来,玄武区以“百子红”为品牌的老旧小区治理标准化体系在实践中探索成型。在法学专家指导下,百子物业针对老旧小区实际,采取先更新再托管、先服务再收费、先托底再治理、先输血再造血等举措,积极推动党建工作有效有机嵌入物业服务,践行国企政治担当。针对以往老旧小区矛盾易发多发的现状,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协同百子物业、业(管)委会三方协同共治,开展“广泛‘宣’、重点‘解’、突出‘帮’、着力‘防’”四项工作,制定矛盾调解、问题处置、回馈复盘、监督评价等规程,实现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创新的“百子红”模式,惠及居民近6万户,真正是通过国企专业力量的“一根线”、兜起了老旧小区治理的“一张网”、树起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面旗”,蹚出了一条中心城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玄武路径”。
首席参与,法治副校长进校园
玄武区是南京的核心城区,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除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外,还有45所中小学。近些年校内学生人身损害事件纠纷时有发生,为了守护好校园这片净土,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呵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玄武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区教育局及公检法司等部门,组织辖区内的首席法律专家积极推行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行动。
通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沉浸式法治双师课堂等方式,深入了解学校法治需求,采取以案释法、答疑解惑、分享法治小故事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不断强化学生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除此之外,以法治副校长为首的校园纠纷调解队伍凝聚各方合力,吸纳了一批退休人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不断培训、升级,切实围绕升级法律服务、拓展法治宣传、优调矛盾纠纷、柔性教育监管这四个方面,将法治副校长工作走深走实,推动校园纠纷就地化解、未成年人保护、源头预防,为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