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门如何在改善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政府和媒体如何共同宣传和推广好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全力推动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8月2日,南京市委政法委和市法院联合举办新时代“枫桥经验”南京实践媒体采风系列活动,来自中央和省市10余家媒体走进市法院,围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民企发展”这一主题开展集中采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永才,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德清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市政法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近年来,南京两级法院坚持能动司法,聚焦民营企业最关心最关切的司法新需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求解一道道涉民营企业发展现实问题的司法答案,以高质量司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服务保障,多个案例入选全国、全省法院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载。
集中采访中,市法院通报了全市法院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概况、特色亮点和举措成效,市法院相关审判执行部门和江北新区法院介绍了工作中的典型案(事)例,各位媒体记者围绕主题进行了现场采访交流。
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德清表示,全市法院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进一步强化能动司法,创新工作举措,聚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有效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永才指出,大力宣传全市法院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成效,广泛宣扬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丰硕成果,是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现实举措。政法机关及有关部门要共同携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让法律服务强起来,助力法治观念立起来、法治企业建起来、法治环境靓起来。他强调三点:
强化“宣”的作用,全面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氛围营造。紧紧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政法中心工作,统筹网上网下等平台途径,及时总结宣传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思路,唱响南京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好声音”。
突出“实”的内容,不断提升政法工作知晓率和满意度。要聚焦实践、讲好故事,用鲜活语言传递政法好声音,把重点任务、专项行动、具体项目的创新措施和实践成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展示出来。
加强“联”的建设,持续完善政媒共建共赢共促机制平台。发挥新闻媒体作为政企“连心桥”和营商环境“晴雨表”的作用,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献计献策,合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助推政法工作品牌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