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知道多少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啊?”“18周岁!”“恭喜你,答对了!我来给你盖个章”……前不久,在淮安市清江浦区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摆出了一场有趣的集市,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等近20个单位纷纷化身“送法摊主”,以设置展板、分发宣传单、知识问答、谜语等形式,为来往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这既是一次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实际举措,也是清江浦区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探索更加多元化普法宣传、增强普法工作合力的生动实践。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全民普法工作,去年以来,清江浦区围绕“三对照三排查”要求,深查细照抓检视,发现全区普法合力有待进一步整合,普法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为此,清江浦区认真研究、抓实整改,聚焦热点难点,关注重点群体,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面提升普法宣传工作质效。
针对当下“短视频”用户爆发式增长,且短视频直播成为用户获取知识新选择的现状,清江浦区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生活实际,加强短视频、微视频的创作生产,网络宣传“点对点”发力,进一步提高宣传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前不久,由区司法局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拍摄的“清司小剧场”《你在热恋,TA在诈骗!》《遇到校园霸凌 勇敢说不”》等普法短剧等,先后在学习强国、江苏司法行政在线、法润清江浦等多家媒体平台发布,用幽默风趣的微电影将普法宣传从“枯燥说教”变为“生动演绎”,在社会上取得不俗反响。
凝聚各方普法力量,形成普法工作合力。按照每个网格至少有 2 个“法律明白人”入驻的要求,累计培养984名“法律明白人”;在辖区村(社区) 建立普法工作站,在各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各单位聘任普法宣讲员和联络员;组建由律师、司法所长、法学专家等骨干组成的区普法讲师团,培育“道德模范帮帮团”“普法联谊社”等法治宣传教育类社会组织,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切实满足城乡基层的现实法治需求。
做好普法工作,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关键。区司法局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电话问询等方式深入了解辖区各类群体的法律需求并仔细梳理,制定形成精细化的法律服务清单,围绕群众普遍关心劳动保障、电信诈骗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将普法宣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将普法宣传送到群众心坎里。此外,聚焦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依托学校“主阵地”,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让青少年感受到法律温度的同时,进一步树立法治思维,培养法治意识。
如何推动法制宣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清江浦区更是铆足了功夫。围绕“百里画廊·法艺同辉”普法主题,建成“运河法治文化会客厅”“方寸法韵”“法治遇见非遗”等特色法治文化项目;在16个镇街打造“法治影院”,优选百部法治电影,开展上千场放映活动,覆盖全区万户家庭;充分发挥小区歌舞队、书法班、广播站、法治书房作用,做到法治漫画处处见、法治栏目常常换、法律服务时时有、普法课堂月月开、法治文艺季季演,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办事理念,进一步推动法治精神融入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