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交警部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夏季交通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以“违法惩治、源头除患、合成共治、宣传防范”四项行动为抓手,全力防范化解夏季交通安全突出风险,确保全市夏季道路交通持续畅通平安,行动开展以来,常州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13%。
领导包干 强化行动组织
常州市公安局专门召开会议部署专项整治行动,明确将“夏季行动”作为牵动下半年防事故、保安全的重要载体,结合夏季交通事故规律特点,聚焦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各类风险隐患,强力开展整治行动,全力防范事故源头,确保“减量控大”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常州公安交警支队周密制定《全市夏季交通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实体化运行工作专班,建立成员单位每周碰头、每月通报工作机制,将每日工作情况量化数据,通过专刊载体通报加强对下指导。行动开展以来,已下发专刊18期。
他们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明确由交警支队班子成员挂钩包片事故预防重点区,由大队班子成员包保重点乡镇和重点路段,对秩序混乱、事故多发的地区、单位、运输企业驻点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现场督导整改。目前,共发现整改宣传类、交通设施类等问题6起。
屯兵一线 强化路面执法
常州公安交警灵活运用视频巡查与路面巡逻结合、流动巡逻与定点值守互补、集中行动与专项治理并进的勤务机制,在夜间、凌晨、午后三个重点时段加密警力安排,通过执法小分队、交叉执法、每日四点调等方式科学安排勤务,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纠治、查处、劝导交通违法行为,整肃沿线通行秩序。
他们在高速公路增加巡逻频次,重点关注10时至次日6时重点时段,依托全市11个服务区和36个收费站,加大对“两客一危”和中重型货车的查纠力度;在农村国省道落实错时勤务,充分发动“两站两员”等社会力量,针对农村“一老一小”、外来务工务农人员,查纠劝导农村地区易产生安全隐患的货车载人、货车超载、面包车超员、非标三四轮车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在城市道路广泛开展电动自行车违法问题综合治理,常态监测70个城市重点路口和62个公路路口的守法和戴盔情况,守法率和戴盔率提升至97.1%。
持续开展“畅安”行动,结合餐饮排行榜、代驾热力图等互联网信息,科学研判违法高发区域、时段,针对性开展清查检查。同时依托缉查布控系统和智能警务通,对疲劳驾驶、无证失驾、假牌套牌等重点车辆开展研判分析,并实施精准打击。行动开展以来,查纠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281起,查获假套牌车、未报废车、逾期未检等“问题车辆”77辆,及时消除一批动态安全风险。
挂图作战 强化风险防范
常州公安交警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上级督办的72处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整改,实行挂图作战、按期问效,目前已完成44处隐患治理,整改率61.11%。他们联合气象、交通运输部门提前会商,研判强降雨区域、路段,滚动排查易积水点位204处,针对性完善应急预案。同时加强恶劣天气交通安全管理,落实分流绕行、疏导管控等措施,为群众安全出行提供支撑保障。
开展“啄木鸟”行动,全面排查交通设施、信号灯、标志标线设置存在问题情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信号配时,提优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累计排查道路179条,发现交通信号灯故障、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等问题1529处,整改率达88.3%。
此外,聚焦中高风险道路运输企业及其机动车、驾驶人,将多起违法未处理、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和驾驶证逾期未审验、未换证等动态隐患,及时通报企业督促落实整改。目前,已向4家重点企业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动态清理重点车辆、驾驶人隐患146起。
协同共治 强化警示宣教
6月以来,常州公安交警会同城管、环保部门开展“飙车炸街”集中整治行动,查获各类违法行为141起。针对电动自行车、工程运输车、网约车等重点车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深入开展系列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暑期出游热,会同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应急管理等部门全面检查、集中约谈“四无企业”,联合检查客运企业、旅游包车企业62次,发现整改车辆安全带标贴不全、车辆临期检验等问题5起。
他们聚焦老年人等重点群体,以市道交委办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工作的通知》,联合民政、交通、老龄委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护老行动”,研判分析近三年夏季“涉老”事故,全量排查梳理“涉老”隐患,加大对老年人闯红灯、违规载人、逆向行驶、不按规定使用头盔等显见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劝导,目前已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警示教育5980余人次。
此外,围绕“农村安全、旅游安全、自驾安全、学生安全”四大主题开展集中宣教,通过“交通安全+反诈”联合宣传、“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暑期一课、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等形式,组织开展规范乘车、规范使用安全带、二次事故防范等交通安全知识宣讲275场次,参与人数2.3万人次,切实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