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有一种浪漫叫“并肩抗疫”
2021-08-16 15:30:00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因为“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爱情传说,七夕节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在当代更是衍生出了“情人节”的文化内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江苏省如皋市疫情防控战场上,有很多家庭义无反顾地坚守在一线,他们当中有基层民警、年轻党员和医护工作者;他们既是夫妻,也是战友;他们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全市疫情防控并肩战斗。七夕佳节,本报记者用笔墨和图像呈现我市抗疫一线的“夫妻政法档”。

  杨进程 蔡红梅 

  蓝色警服是最美的“情侣装” 

   

   

  七夕节,不少市民都特地空出时间,和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度过一个浪漫的节日。可民警伉俪杨进程和蔡红梅却仍然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上,守护着市民的安全。

  七夕节一早,在如皋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派出所的平安前哨指挥室里,辅警蔡红梅正在忙碌地工作着。蔡红梅是高新区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的一名辅警,自从我市的疫情防控升级以来,她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岗位,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每天市局都会根据大数据进行筛选,只要有我们辖区的居民经过疫情地区,我们就要分表下发数据,然后一个个打电话,询问他们去了哪里、最近在哪里、做了核酸检测没有、疫苗打了没有等。”蔡红梅告诉记者,“这几天我们基本上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都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局里可能半夜十二点也有数据下来,早上六点多也有可能有数据下来,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必须把相应的数据反馈给局里。”

  在蔡红梅忙碌的同时,她的丈夫、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治安案件审核中队中队长杨进程,也正在处理着繁杂的工作。接打电话、整理卷宗,哪怕是在节日里,杨进程也没有丝毫空闲。杨进程介绍:“平时我们主要负责的是全市的行政案件的审核,疫情发生以后,全市的疫情类的案件开始增加,由我来扎口负责这一类案件。原本对我们来说,加班加点就是常事,现在疫情相关的案件多了以后,要加的班就更加多了。”

  为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同时,能够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杨进程是起早贪黑,连家里年幼的孩子都顾不上了。“我俩都是警察,没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肯定有愧疚。”提起家庭,杨进程这样说,“但是面对疫情,我作为一个工作二十多年的老警察、老党员,有义务把这个工作干好。”

  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杨进程和蔡红梅这对夫妇,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筑牢皋城的安全防线,用辛勤与汗水书写人间大爱。提起工作,蔡红梅语气坚定:“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尽心尽责地把这份工作做好。”杨进程则说:“虽然我们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但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都是一样的。为了平安如皋的建设,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浪漫。”

  像杨进程和蔡红梅一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不少民警和辅警始终坚守一线,守护市民的健康安全,为市民织起一张防疫“安全网”。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