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已是万家灯火,站在阳台上看着马路,没有行人,没有车辆,路面湿漉漉的,路灯下香樟树在风雨中摇曳。
“老妈,爸什么时候才回来?”晚饭时间一推再推,先生还没回来,先前打个电话说还在社区巡查。
先生是一名警察,从年三十开始,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他们就取消了休假,二十四小时待岗。早早出门,很晚才回,就是在家电话也会响不停。为了让他在一线无后顾之忧,做好后勤保障就成了我和儿子的任务。我负责做饭,加强营养,儿子负责他爸的消毒工作。他出门备好口罩,放在门口柜子上,进门准备好酒精消毒剂,还特意在门外准备了晾衣架,把外套脱了放在门外。虽做足准备,但担忧免不了。所里百十号人,他们接触的人员广,管辖范围半个靖城镇,那么多小区,那么多人员,得保证所有人员万无一失。其他人疫情期间可以在家里,不跟外界接触,他们却是在一线,在最危险的地方,尤其是他们辖区的某企业有从武汉回来的务工人员,有从武汉回来的大学生,都要一个一个排查清楚,协同社区居家隔离。只要哪个群里说又出现疑似了,我都赶紧看看是不是他们辖区的,与他们有没有联系,担忧无时无刻不占据脑海。先生每每进门都是满满的疲惫,跟我们话不多,说太累,喉咙疼,不想说话。可电话一响,又恢复那大嗓门,有条不紊布置任务。
门铃响了。儿子立马冲向大门,拿起酒精喷壶,“爸,转过来,抬脚”一番标准操作结束才让他爸进了门,洗完手换上睡衣。坐到饭桌前,热腾腾的饭菜飄着香气。先生狼吞虎咽,看着先生满满一碗饭三下五除二就扒下去,忍不住打趣,“饿牢里放出来嘎”。“真饿,中午在镇里开会,回所里泡了一杯方便面,刚又在社区处理事情。”
客厅,先生正在看《新闻1+1》。我收拾好厨房,泡了一杯绿茶放在茶几上,跟他聊起疫情。先生说马上市里要设置集中隔离点,会征用他们辖区的两所宾馆。正说着,电话响了。“好的,我马上来,你们先去,要注意带好警戒带,防护要做好……”原来隔离点正式启用,我知道他又要去现场,又是一夜不归,拿起阳台上的厚羽绒服,准备好口罩,默默地递给他。“把这刚泡的茶带去,自己多注意,口罩戴戴好……”“没事,有防疫医生在,我们负责安全警戒,你们把门关好。”
目送他的车离去,一家亲群里信息叮咚叮咚响个不停,有搞笑的视频,有美食做法,远在异乡的小姑子还给她哥哥发来防护方法……
窗外,雨停了,明天定是个大晴天!春天就在不远处。
(作者刘艳萍,泰州靖江市城北小学老师,靖江城东派出所所长薛军之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