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疫情以来身边发生许多许多的事儿有人请缨出征,有人主动留守有人心怀感激,有人负重前行平时一线新闻里的人间万象总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深深的触动人心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恰恰塑造了一个个由平凡人“扮演”的“超级英雄”因为这些人,这些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那道光……
“疫”线面孔
特殊的单警装备:老花镜
那日在宝应泾河市际卡口采访的时候,总觉得执勤民警郝思群的着装有点“不对劲”,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在反光背心上,挂着一副老花镜。
老郝今年54岁,拥有31年的党龄。泾河市际卡口车流量大,老郝对过境车辆逐一询问情况、检查“两码”、核验核酸报告,双眼老花的老郝不停地拿起眼镜,放下眼镜,一丝不苟、秩序井然。同事忙完过来帮忙,老郝连忙摆摆手说“没事,你的核查任务也多的,我有老花镜,没问题”。
“疫”线面孔
加班……
今天比较忙
今晚的核查任务比较重
前两天进行了一轮摸排,人员信息基本核对完成。和网格员核对,和平安志愿者核对,发现一些问题,于是再入户,再排查。
入户宣传、排查、统计数据、核查、上报……
时间紧,任务重,一线的兄弟们不知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甄别、筛选、汇总要做到精准,就必须迎难而上、不分昼夜、挺身守护!
“疫”线面孔
“疫”·夜
最近,小编被一张民警的照片深深触动,照片中的民警在执勤的间隙,双腿微弯,双手撑在膝盖上,简单的缓解一下疲惫,可目光却始终坚定地看着卡口的方向。动作很细微,看着却很让人心疼。
这是宝应县公安局广洋湖派出所的民警董伟,他已经连续几个晚上都奔走在宝应县广洋湖镇西查验点的车流中了。
“您好,请把车挪一挪,靠边停,不要堵塞交通
师傅你好,请出示‘两码两单’
您好,无核酸检测证明,根据规定不能通行……”
在执勤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遇到脾气急躁的、倔强的群众,董伟总是耐心的向群众解释。一晚上下来口干舌燥,腰腿酸痛,只有趁暂无车辆和人员通行的时候弯弯腰缓解休息一下。
夜深了,车辆渐渐少了,董伟也终于可以暂时坐下来歇歇脚,翻看手机里只有4个月大的宝宝照片,他憨笑着说,不管多累,每天闲下来的空隙看看宝宝仿佛就又有劲了。
“疫”线面孔
我还是“沿河刘青云”
宝应县公安局沿河派出所的副所长赵樾,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儿,因为长相和影视明星刘青云颇有些相似,被同事们戏称 “沿河刘青云”。
派出所一直以来就是公安机关最忙碌的部门,而在时下的这个当口,抗疫形势严峻,防控任务繁重,地处新城的沿河派出所,新建小区多、人口多,作为派出所的副所长,赵樾更是忙的“脚打后脑勺”了。
8月6日,全县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赵樾负责海棠公园采样点的安保工作,在16个小时的工作中,赵樾身先士卒与其他安保人员一起做好了现场群众的引导、解释等工作,期间,一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因为腿脚不便坐着轮椅来检测,赵樾更是全程护送老奶奶完成了核酸检测。
由于长时间的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赵樾的脸上出现了“美丽的印记”,同事们都心疼他,都说他已经配不上“沿河刘青云”的名号了,他却憨憨一笑不以为然,“等过段时间,皮肤转过来,我还是沿河刘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