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红网格”汇聚基层治理向心力
2020-04-10 15:28:00  来源:如东政法

  “顾阿姨,今天的蔬菜都很新鲜。”“小沈来啦,快进屋。”这样简单的对话每周都会出现几次,且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江苏如东县城中街道锦绣社区有一位顾阿姨,今年是她患肿瘤的第七年,独自一人生活,因骨裂在生活上多有不便。专职网格员沈培培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便保持每周至少两次的频率去看望顾阿姨,给她讲讲身边事,采买生活必需品等,帮助阿姨克服消极情绪,让她乐观面对生活。类似这样的网格党员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故事,每天都在如东温情上演。

       

“并网融合”,网格党建进入“快车道” 

  为切实防范和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党建真空”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的引领模范作用,如东县全面推动基层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 “并网融合”工程,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原则,基层党组织与网格工作体系全面对接、有效融合。截至目前,在全县1496个基础网格中,共有党总支269个,党支部873个,党小组1366个,同时配备网格长1429名,专兼职网格员3742名,不断建立健全村(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志愿者“五位一体”的党组织架构体系,积极整合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公益团体等基层治理力量,统筹做强、做优治理末端。同时,如东县制定全县网格员管理考核办法,一方面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充实到网格队伍;另一方面加大对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培养力度,对表现突出的优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或村(社区)储备人才进行培养。全县5171名网格员(长)中党员1972人,占比近40%,先后有20多名专兼职网格员被培养、选拔到党员队伍或村居干部队伍。 

      

“五彩积分”,网格党员力量再盘活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了有效对党员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的先锋作用,如东县大豫社区建立“党委党员五彩积分管理法”,让全体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让群众眼睛时刻盯着党员的所作所为,从而进一步提升党员形象、助推社区发展。大豫社区党委书记施春华说:“推行党员五彩积分管理办法,能进一步整合党员力量、盘活基层资源,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评分项目由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助力社区发展、坚守生态文明、提倡环境卫生、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传递社会正能量、主动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帮助困难群众、孝老爱亲、乐于助人共十项构成,由普通群众代表为党员打分,最终用五种颜色对党员进行评定。”积分制实行起来,党员们的行动力、积极性和自我认同感全方位提升,2019年大豫社区在全县率先成立以党小组活动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点、网格服务点“四点融合”的“网格党建服务驿站”,既紧密联系了党群关系,又能在家居民门口处理许多事务,真正打通了与群众之间最后100米,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红网格”同心圆,带动社会治理多元共建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我是党员,我带头!”是党员干部面对此次疫情最响亮的回答。城中街道通海社区万坤是一名党员也是明霞小区单元长,在一“罩”难求时,带头捐赠2000N95口罩。三元社区“网格抗疫党员先锋队”在黄海路7号楼附近自发设立口罩捐赠点,吸引了众多党员群众前来捐赠,共收集600只口罩。双甸镇党员群众组织捐款献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共3800余人踊跃捐款抗击疫情,累计捐款超40万元。 

  “红网格”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一座堡垒,更是联接千家万户的民心桥梁。如东基层服务管理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坚持重心下移,统筹司法、民政、公安、人社等机关部门资源要素,下沉网格服务点,汇聚服务管理合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从“走上来”到“沉下去”转变。切实发挥网格单元“同心圆”的作用,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角角落落,引导群团组织、楼栋长、志愿者、信息员等力量体系参与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网格党建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网格抗疫”“村庄环境整治”“三河六岸”等志愿公益活动,同时建立了“老娘舅”、“红袖标”“青年先锋队”等志愿服务队伍30余支,构建起党组织引领、全社会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