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里仁乡大庄村是乡里的东大门,也是通往三个乡镇的交叉口,因附近乡镇出现3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县里把该村作为防疫重点设置了防疫卡口,24小时不间断值班,对过往人员进行测量体温、登记造册。
初九的下午,天下起了小雨,一名女子来到卡口,自称是村里李淑华老人的孙女,在外地工作一直没能回老家看看奶奶,要求过卡口到村里见奶奶一面。
她这个要求把值班人员给“难住了”,放行吧,不仅有危险还违反规定;不放行吧,实在不“不忍心”拒绝女子的一片孝心。两难之际,正在值班的司法所长刘飞飞急中生智,走上前对女子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加你微信,由我把你的东西送给奶奶,然后再通过视频和奶奶见见面、说说话。”
“好是好,只是这里到奶奶家还有两公里呢,而且天还下着雨。”女子又感激又不好意思。
“没事。”说着,刘飞飞便冒雨骑着电瓶车向村里驶去,不到十分钟就让女子和奶奶“见了面”、说了话,女子满意的连连道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纷纷加入“逆行”队伍,深入农村“疫”线,行走在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参与人员排查、卡口值班、普法宣传、疫情防控、化解矛盾纠纷、法律法规解读等各项工作,用脚步走出了“抗疫”温度,为战“疫”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普法队”服务农村“疫”线
“大爷,现在疫情期间,您没戴口罩就不要到外面了,快回家,洗洗手,多通风,尽量不要出门。”近日,沭阳县司法局韩山司法所副所长王明月来到石平村,见一位老大爷外出没戴口罩,耐心劝说,并向大爷讲解防疫知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明月每天8点多钟就赶到村里,走访重点户,和村组干部一起为农户喷洒消毒药剂,做清洁消毒工作。
连日来,她除了做好本职外,还把全镇的普法志愿者组织起来,组成了5个抗疫宣传小分队,深入村居、社区、超市和其他人群容易聚集的场所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发放疫情防控和相关法律法规资料,共发放倡议书、宣传指南15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60余条,营造了良好防疫氛围,增强了群众的防护意识。
一天上午,王明月到赵口村宣传抗疫知识,发现一些村民聚在一起打麻将,上前劝阻。谁知,这些人不仅不听,还不高兴地嚷嚷着,并无离散意思。
王明月见势,大声说道:“现在是疫情的非常时期,任何人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全国都在抗疫防控,我们必须听从组织安排,不要聚集,为了国家,为了家人,请大家自行散去,如果拒不散去的话,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派出所是可以对你们拘留的。”
沭阳县韩山镇司法所长副所长王明月深入群众宣传防疫知识。
听到王明月严肃的话语,打牌的村民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便快速散去。群众走的时候,王明月还给每人发送了一张印有防疫知识的宣传单页。
“春节期间,村民们喜欢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这也是春节的传统了,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今年不一样,疫情严峻。”王明月说:“一些村民在家闷得慌,总抱着侥幸心理,出门聚集打牌、打麻将,这都非常危险,这也是我们宣传的难点,虽然存在一定阻力,但我们不能退却。”据了解,经王明月及其他工作人员反复劝说,已劝散60多场牌局,目前,全镇村民聚集打牌、聊天情况基本没有。
“看到越来越少的人员聚集,群众的防控意识增强了,我心里踏实多了。”王明月说。
为提高疫情防治宣传的知晓率,宿迁市116个基层司法所的基层司法行政干警,组建“普法队”服务农村“疫”线,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他们进村入户进行法治宣传,并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他们还组织律师和村居法律顾问运用“法润民生微信群”、“法治宿迁”微博等平台,向农民群众推送卫生防护知识,开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规的宣传,为疫情中的群众及时送上“法治快餐”。
截至目前,全市普法宣传队共发放倡议书、《传染病防治法》等法治宣传材料30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5000余条,劝返疏散人群3000余人,获得群众点赞。
调解员变身“快递小哥”
宿豫区顺河镇京东社区调解员朱赫负责的村里有3户隔离户,他每天除了进行全面消毒外,还要帮隔离户送菜、送快递、购买生活用品,当他一次次扛着大件快递送到村民的家门口时,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快递小哥”。
像朱赫这样的“快递小哥”,在宿迁市司法行政系统调解员中队伍有很多,他们发挥在农村基层治理中人熟、地熟、事熟的独特优势,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各类服务,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必要保障。
泗洪县龙集镇东咀村调解员张信举在抗“疫”工作中,主动采购方便面、面包、牛奶等食品,送到村里被隔离群众家中。
宿豫区京东社区调解员朱赫为群众送口罩。
宿豫区来龙镇水庄村调解员陈莹,疫情发生时,她义无反顾地冲在防控一线,面对从湖北返宿的隔离人员,主动为他们送去食物和必需品。她说:“俺们都是来龙人,把他们隔离起来是为了其他人的安全,但是俺们也不能冷落他们的心。”
张圩村里有1名湖北返宿人员需要隔离,调解员吴新国知道后主动申请去定点帮扶。从大年三十开始,吴新国每天都坚持为他们上门测量体温、消毒,及时配送米面油菜等生活物资,以及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帮他们处理垃圾、换煤气,上门疏导、安抚情绪激动的隔离人员,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经过14天医学观察和医学判定,该户终于被解除了医学观察,他们激动地握着吴新国的手说:“被隔离这段日子很不容易,感谢你们对我不离不弃、辛勤付出和真诚关心,真的谢谢你们!”
宿豫区来隆镇水庄村调解员陈莹为被隔离群众送菜和生活用品。
抗疫中,宿迁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还深入挂钩帮扶村走访疫情防控工作,了解贫困户的包保及其生活情况,并向村民赠送了酒精、方便面、牛奶、饼干等疫情防控物资,向扶贫户宣传防疫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帮助解决贫困户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法律服务“不打烊”
2月2日,宿城区埠子镇环卫办接到群众举报,杨元村天龙牧业养殖场有死猪腐烂发臭,加上排放污水和猪粪到周边沟渠,导致周边环境恶臭冲天,严重影响村民生活。镇环卫办工作人员立即赶去调查处理,发现举报属实,要求进场拍照取证,门卫以场区内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管控,不许外人进入为由,阻止其入内,双方发生争吵。
宿城区埠子镇司法所调解员周玉甫深入卡口调解纠纷。
埠子镇司法所调解员周玉甫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劝说双方心平气和解决问题,并和村干部按照疫情管控要求,紧急疏散围观村民,让村民不要聚集。
经过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养殖场对死猪进行掩埋、消毒、无害化处理,清运堆积的粪便,对场区周边沟渠内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养殖场清理完毕后,立即联系镇环卫办进行检查验收,如果验收不过,甘愿接受处罚。目前,养殖场已积极履行义务,按照环卫办的要求整改到位。
疫情防控期间,宿迁市司法局要求全系统疫情面前不退却,针对群众可能出现的法律需求,扎实做好各项预案,做到服务群众“不打烊”。
近日,宿豫区大兴镇东城家园小区的村民张某打电话到宿迁市“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咨询“疫情防控期间,在村口拦路设卡、封堵人员外出是否违法等问题。
原来,张某早上开三轮电瓶车准备到大兴街买生活用品,但他们均未佩戴口罩,到小区卡口被值勤人员拦住,值班人员向他们说明当前疫情防控相关政策,但张某不理解,和卡口人员发生纠纷,并打电话咨询。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封闭有关场所,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等措施。”正在值班的律师刘怀锦耐心解答。
刘律师的解答让张某“心服口服”,对设卡检查、控制外出也表示理解,他当即返回佩戴口罩。
为更好地做好抗疫后期法律服务工作,宿迁市司法局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公告》,鼓励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不见面”方式咨询法律问题、查询服务信息、获取法律服务,以线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形式,减少群众外出机会。
截至目前,全市“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共解答农民法律咨询300余次,法治宿迁微信公众号向农民群众发布疫情防控案例27例,深入乡村调解矛盾纠纷130多起,通过法润民生微信群、村(居)法律顾问群发布宣传资料5000余次。
党员带头冲锋农村“疫”线
泗阳县众兴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曹月志,镇领导考虑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将9600余户,近30000人的众东社区包保给了他。接受任务后,老曹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没正儿八经地休息过一天,以一名老党员的责任、担当和爱心,守护了30000人社区的平安。正像老曹自己说的那样:“我是党员,疫情来了我不上谁上?我可不能给党徽丢脸啊!”
泗阳县众兴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曹月志上门化解群众纠纷。
抗疫中,宿迁市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党员带头“逆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良好氛围。
沭阳县司法局胡集司法所副所长江媛,是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她与未婚夫原定大年初四举行婚礼,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们的计划。
沭阳县胡集镇司法所副所长江媛推迟婚期参加抗“疫”。
是如期举行婚礼,还是与同事一起坚守在岗位?这位准新娘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提出延期婚礼,她对爱人说:“婚礼延期,我们的爱情不会延期,我希望与你牵手在春暖花开的日子,接受大家的祝福。”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面前我更应该主动担当,相比举行婚礼,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在做双方父母的思想工作,江媛坚定地说道。
江媛大年初二就来到自己住在的梁井村,她和村“两委”成员成立村疫情防控小组,入户摸排返乡人员并做好疫情防范宣传工作。对排查出的一名武汉返乡人员,在劝导周围邻居拒绝来此户串门的同时,她却冒着危险,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到其家中为其测量体温,做好相关记录和应急准备工作,并定期为其户消毒。
泗洪县四河乡司法所工作人员李洲等在卡口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泗洪县四河乡司法所工作人员、共产党员李洲,两年前因为脑瘤做过一次大手术,身体虽逐渐恢复,但体质较虚。当乡党委决定在位于苏皖交界、人来车往、较为复杂的瑶河设立卡口防控疫情时,李洲顾不上自己的身体,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从上午7点工作到晚上10点,所负责的是该乡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超市、村居、道路边界卡口、小区等近30个点位,督促场所消毒,疏散聚集的群众,引导村民做好卫生防护等工作,一天下来,腰酸腿疼,整夜都歇不过来,脚至膝盖火辣辣的。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我必须冲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