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江北新区悦城小区业委会发布通知,业主可通过一个名为“链通万家”的小程序认证,并投票决定小区事宜。12小时过去,近300名业主参与了投票。
“链通万家”的“链”就是区块链,自去年以来,在江北新区,已有多个小区用上区块链技术来解决小区事务。
迈入“十四五”,江北新区立下新目标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主城。“十三五”时期,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多项指标增速领跑全省全市,在全市发展呈引领之势。发展一马当先,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集聚各类人才近37万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聚企业上千家。
“地区的发展要用老百姓的感受来衡量,只有一流的治理水平才能匹配现代化新主城。”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局长姚海洋表示,江北新区打造以“新区·新服务”为主题的“全要素网格组团”服务模式,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做实“网格+网络”治理模式,推动治理重心下沉走实,有力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新技术加持,居民自治“一键”达成
居民小区是城市管理中的最小单元,也是最关键的单元。小区里的“家务事”千头万绪,即便在物业和业主委员会都齐备的小区,也常常会遇到一要决策就“梗阻”的情况。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江北新区12345投诉热线问题中,小区居民与物业的矛盾占到一半以上,业主和物业的矛盾日益激烈。例如,业委会缺位与中心化的小区公共事项决策机制影响业主“自治自管”;一些小区的公共收益成为小区管理的“灰色地带”,公共收益和维修资金问题成为引发物业矛盾纠纷的重要原因;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基层社会治理人口管控难度加大……
“阻在哪儿?最主要就是信任,大家担心一些个体的不透明、不公平行为使居民利益、小区利益受损。”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而区块链技术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公开性等特点,恰恰可以保障这一点。
泰山街道香鸢美颂小区,第一批参与“区块链+社会治理”项目的实践者。去年5月,利用“链通万家”平台,小区进行了年度第一次业主大会、年度第一次临时业主大会表决投票、选聘金地物业或中海物业对本小区实施物业管理服务三次表决,三次表决均顺利完成且线上投票比例均占小区绑定房源的50%左右。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为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科技支撑,也改变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状态,更好地促进社会协同和民主协商;
二、区块链的分布式和点对点技术能够实现社会治理中的多主体参与,帮助各个社会主体在政府主导下构建信任机制;
三、区块链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改变过去由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治理模式,让人民切实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让人民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过程中。
顶山街道商城小区是有着22年房龄的老小区,此前小区居民被房屋地下室及屋顶渗水问题困扰许久。就在去年年底,小区上“链”,难题“秒解”。
“过去动用小区物业维修基金,往往采取应急流程和一般流程两种方式。”顶山街道城市管理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应急流程简单快捷,无需居民表决,但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后续麻烦。而一般流程则需要居民表决,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民主民意,但时间跨度比较久。
针对小区41栋屋面及地下储藏室渗水情况,通过“链通万家”平台对维修事宜进行了投票表决,同时对渗水情况的外勘现状、维修方案以及预算报告、公共资金分摊详情进行了公示,完成了维修资金的申请,商城小区也成为了“链通万家”维修资金模块线上启动的第一站。
打开“链通万家”平台,公共收益资金、维修基金一目了然,需要投票表决时,物业发起事项,业主不论身处何地都能“一键”表决。一位居民直言:“这种‘当家做主’的感觉真好!”
资源深融合,“网格组团”能量大
湖滨社区2号政法网格员、江北新区分局内部安全保卫支队副支队长王敏,走进工地,一边向工友发放《民法典》宣传资料,一边为他们现场“讲法”;扬子第一社区4号政法网格员、律师张玉芬精心整理未成年人法律知识,在社区为小朋友和家长们上了生动有趣的一课;晓山社区1号政法网格员、江北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先昂,每月都会到社区报到,了解网格近况,为居民调解矛盾,宣传法律知识……
就这样,一支法治生力军成为大厂街道网格里的重要力量,他们当中有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到街道、进社区、入企业,在各个角落开展普法、协调等工作,确保了社会的平安和稳定。
以深化新区街道内涵式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盘活基层社会治理存量资源,江北新区总结深化“1+3+N”网格组团服务模式,推动综治网格、综合执法网格、警格由“物理组团”向“化学融合”升华。
“1+3+N”,“1”即网格片区党支部书记,“3”是专职网格员、社区民警、综合执法队员,“N”是集聚的其他网格力量。目前,江北新区共推动1015名社区网格员、1321名综合执法网格员、1341名“三官一律”、923名机关干部及173名“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组团服务,并积极动员1.5万余名平安志愿者进网入格,多路径建立“多员合一”、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网格服务团队,提升团队作战能力。
有了网格组团,居民找到网格员,事事都能办。前不久,小区有一处电线老化爆燃要紧急处理,大厂街道新华六村社区2号网格员谷爱荣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城市运营中心,接单的不是街道某部门的同事,而是江北新区供电公司维修人员朱师傅。朱师傅迅速赶到现场,不到20分钟,电线修好,居民安心。
据了解,除了政法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以及其它社会组织外,大厂街道已将事关居民日常生活的水、电、气、消防、市政、园林、绿化多部门吸纳进了网格组团。
多方力量融合,“网格组团”战斗力十足。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还根据全要素网格要求,实行事项准入制度,推行网格事项“清单化”管理,梳理形成包括平安稳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15项网格工作清单,推动权责进一步明晰;与南工大、南信大对接,探索推进网格学院第三方运作,实现服务内容、事项处置、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实战性;加强基层网格执法、服务的法律指导及培训的同时,探索高校法学资源进网格,不断增强基层网格“法治化”支撑。
服务再延伸,社会治理有“温度”
疫情防控一线,“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成为织密扎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第一道防线”的重要“江苏经验”。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强调,加快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特别要推广“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做法。
有了大数据加持,有了网格化社会治理架构,江北新区明确,要借力街道改革契机,把服务的触角向下延伸,推进各类便民服务进网进格,让社会治理有“温度”。
顶山街道坚持“基层治理一网格”的思路,以社会治理网格为基准,按照服务边界一致、服务标准一致、人员配备一致的原则,整合全街既有的城市治理网格、派出所警格,实现“三格归一”。推进“大全科体系”建设,采取上门送学、小班教学、在线自学、交流互学等方面赋能网格员,努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网格员队伍,让网格员化身“业务通”“多面手”“全能王”,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
泰山街道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服务项目标准化、服务标识统一化的“四化”标准打造71座网格红色驿站。结合属地服务人群特点,网格红色驿站推出个性服务菜单,可为居民提供水、电、气、电信等业务联系人电话。在老年群体、困难群体居多的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驿站联合居家养老专业机构、培训机构精心打造“老年人之家”“4点半课堂”,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等服务,为孩子提供免费课业辅导。
大厂街道辖区内聚集了扬子石化、南化、南钢等特大型、大型企业,街道将南钢作为全市第一个特大型专属企业网格试点,纳入城市运营中心管理。运营中心向企业提供流动人口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矛盾隐患排查、风险隐患管控等综合治理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和事件协同,实现隐患和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最终专属网格数据将全部接入指挥调度平台,由此,企业内部同样不会成为社会治理的“盲区”。
长芦街道根据网格实际工作任务,制定机关人员下沉网格巡查走访任务清单,清单共6大类31项,用于指导机关人员如何服务网格,确保下沉网格工作取得实效。同时统一制作《民情记录本》,街道机关下沉人员在每一次网格巡查,对困难群众重点走访时,记录好民情民意,及时帮助解决困难矛盾。为了更好地强化问题处置流转,下沉人员还可通过“江北政务”APP进行问题上报,事件上传至街道联动指挥平台,流转至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图片
图片
截至目前,以“代办”“陪办”“协办”“上门办”等服务方式,江北新区各综合网格共办结事项340738件,办结率达99.9%;在企业服务上,目前已将178个专属网格分为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商务楼宇、综合医院、中小学等5种类型,并从中甄选14个进行试点运行,靠前服务园区、企业、人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研究出台《江北新区深化全要素网格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推进基层治理“四个一”建设,即全域联动一张网、组团服务一队伍、权责明晰一清单、全程追溯一条链,不断推动社会治理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
“一张网”
“一队伍”
“一清单”
“一条链”
江北新区基层治理这张“网”
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网格员对自己的“格”内情况如数家珍,
网格组团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
……
新主城里,
正绘着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