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里“泰”好--泰州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侧记
2020-08-17 17:45: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居民家中有人进入,手机就会收到告警。居民打开手机,点击‘播放告警视频’,通过家门口探头就可以看到家中情况。如果发现有人非法进入,既可以自己解决,也可以按下‘转派网格员’键,请网格员来家中帮助处置……”8月11日,记者在江苏省泰州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泰州现场会参观点——兴化市西子御园小区,就见到兴化市委政法委与电信局推出的“技防入户工程”建设的升级版。

 

  兴化市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引进第三方公司开展“智慧小区”“技防入户工程”建设,打造了事前发现问题、事中迅速处置、事后理赔到位的闭环防控机制,开启了让老百姓“一天一块钱、平安保一年”的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

  守一城和谐幸福,护一域国泰民安。近年来,泰州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部署要求,锚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安全感城市”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泰”品牌。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为全国率先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的地级市,泰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社会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程、维护安全稳定的底板工程、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工程,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建立完善联动指挥体系,围绕市级打造“城市大脑”、县级打造“治理中枢”、乡镇打造“实战平台”、村居打造“神经末梢”,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治理(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与综合治理、综合执法、综合服务平台一体化运行,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得到全面提升。

  面对群众身边的社会治理痛点和难点,泰州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市域网格化社会治理,探索“一网五统一”的“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全市统一划分6860个网格,实现GIS地图可视管理。所有条线部门网格纳入“一张网”,做到“一格一长多员”。18755名网格长、网格员活跃在城乡社区,成为服务群众的“流动窗口”、社会治理的“首道防线”。同时充分发挥政法干部的优势和作用,在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开展“干部沉一线、当好八大员”和“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每个网格配备1名政法干部,让“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泰兴市建立“警格+网格+水格”机制,形成了以河长制为统领、以河(湖)警长制为补充的“平安水域”共建共治新格局。

  完善平安建设新体系

  8月13日中午,由儿子驾车从苏州赶到靖江市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溢馨苑社区的蔡奶奶老夫妻俩,这几天一直接到社区“短信群呼平台”发的信息,要求激活发放退休工资银行卡,并到社区办理银行卡账号更改手续。

  蔡奶奶老夫妻俩原是靖江园区江峰村农民,城市化改造后,搬到溢馨苑7号楼,因为儿子在苏州工作,老夫妻俩卖掉房子到苏州和儿子一起过,“如果不是社区运用现代化技术,我们在苏州还不知道为什么父母领不到养老金呢,”蔡奶奶儿子深有感触地说,“这个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还对我父母疫情防范做了调查和提醒,真的很贴心。”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溢馨苑社区开展“党建引领、五治融合”工作模式,通过政治统领、德治有范、智治有效、法治有序、自治有力,优化社区工作机制。特别是智治,让群众在疫情防控中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泰州政法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扫黑除恶、打非反诈、“六安”行动、政法公共服务,一项项硬核举措使泰州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通过拎紧“菜篮子”,管好“药罐子”,转动“车轮子”,看住“钱袋子”,全面促进“六保六稳”。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建立3项“正面清单”,全国首创危化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积分动态管理,列出43种违法违规情形“负面清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建立“数据赋能勤务”快速反应“雄鹰”铁骑队,实现“四位一体”高效运转,成为保障城市交通安全的“轻骑兵”;姜堰区抓实“三防”建设,筑牢安保工作基础。公安海陵分局搭建反诈“大联盟”,打防并举,综合施策,不断夯实“一升两降”基础。

 

  大力推进“一站式”政法公共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政法成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公安微警务、诉讼服务中心、检察为民中心、12348帮你想办法、阳光信访信息系统,打造“24×7”全天候服务矩阵;姜堰区法院强化智慧法院建设,搭建司法为民服务平台,建成“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

  织密防控风险新防线

  “现在这块整齐干净的土地,就是原来蒋某长期阻止复垦的黑臭沟塘,村民通过‘网事网议’的议事方式,不仅树立了正风正气,和谐了村民间的关系,还为我村荣获首批全国乡风文明典型案例的荣誉。”8月13日傍晚,泰兴市元竹镇蒋堡村准备观看“放歌江畔、健康泰兴”2020年文体惠民巡演的村民小蒋自豪地对记者说。

  而“网事网议”,还解决了兴杨村蒋某因个人不当诉求得到不满足,一年内反复甚至恶意拨打12345市长热线达100余次的问题。

 

  基层自治做法,在泰州由来已久。海陵区城东街道一户居民因拆迁,亲人因补偿款闹得不可开交,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老娘舅”李爱华主动介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成矛盾化解。像李爱华这样的“老娘舅”,仅在海陵区就有500多名,他们长期奔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筑起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兴化“朱连调解工作室”登上央视“平安中国”,成为公益宣传典型代表;姜堰区白米镇通过“党建+多元说理”模式,把百姓的事“摆”上台,让心里的事“白”出来,把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法治为要、德治为基,近年来,该市“三治”融合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和睦了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全市进京访总量特别是重大活动、重要敏感节点非访量始终保持全省低位。

  泰州还探索建立“四项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抓源头、风险研判机制抓苗头、风险防控协同抓重头、落实风险责任抓龙头,重大风险决策评估、重大风险联合研判、联动处置、跟踪督办。以党政领导“三个一”挂钩服务为牵引,开展积案攻坚行动,切实推动矛盾风险早化解、早销号。开展12个领域“排风险、建清单、除隐患、保稳定”专项行动,梳理风险清单,高效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健全反恐基层管理三级联动运作体系,筑牢反恐防暴屏障。严防金融领域涉稳风险,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套路贷、虚假诉讼、集资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高发态势得到明显遏制,全市15家P2P网贷机构全面退出线上业务,线下投融资机构数量由922家减少为51家,破获套路贷案件922起,经验做法得到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全省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现场会在泰召开,推广“泰州模式”。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