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捍卫民族团结的一架桥;他是化解民族矛盾的一杆秤;他是挽救花季的一面旗。来通十五年,他用真心真情丈量辖区、了解民情;他用真诚恪守忠诚、铸造平安,他就是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和平桥派出所所长助理乃合买提。
乃合买提,男,维吾尔族,55岁;2006年3月从新疆伊宁调至南通,获评“全国十大民族团结感动人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1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满腔真情,他是脱贫致富“好帮手”
南通市区学田街道有一家新疆兄弟烧烤店,附近的人们都知道,店铺的老板阿布拉32岁,却开了近20家连锁烧烤店。“阿布拉刚到这里那会儿,是个流动摊贩,生意不景气,由于占道经营与城管争执过”乃合买提说。之后,乃合买提主动找他们谈心,为他们出谋划策。
2015年6月,在乃合买提的协助下,阿布拉的烧烤店开业了,他也适应了南通的生活与经商环境,五年不到,烧烤店从十几平米、一个烧烤架、2个员工发展成近20家店面、近100名员工的大型连锁烧烤店。
除此以外,乃合买提帮助街边巷口的摊贩们、卖切糕的新疆朋友在南通安居乐业,他贷款购买的82平米保障性商品房成为在通新疆人最温暖的小家,这里常是笑语盈门、接杯换盏,一张地毯一铺,席地而坐一屋。“我们维族人有一个戒日,是宗教节日,当天家里要分七八次吃饭”乃合买提说:“他们都把我看成兄长”说到这里,他开心地笑了起来。
将心比心,他是民族团结“石榴籽”
由于精通民族语言和法律,2010年起,乃合买提被市司法局聘为“人民调解员”,他对涉少数民族群众纠纷很了解,调解工作也干得很棒。
2016年8月初,和平桥派出所里,“一碗面”的纠纷越闹越大,一碗坨了的面被放在接处警大厅桌子上。消费者在辖区东乡族老板开设的拉面店里吃饭,认为上的面食不是下单的品种,要求更换,店老板认为是食客没说清楚。于是,双方争执不下。报警后,引起东乡族群众到和平桥派出所“讨说法”。令人想不到的是,乃合买提赶来后,却有人在底下大喊他是“探子”。
乃合买提却笑着说:“这名我不喜欢,我们是一家人呀,认识的不认识的,以后叫我老乃吧。背井离乡是为什么?如果为了这几块钱,那我给你嘛。这事传出去,吓得人家以后不敢上门,影响的是自己的生意”,乃合买提从兜里掏出10元钱塞给老板,说道“来碗面”,随即端起桌上的碗就吃起来,“嗯!好吃”他笑眯眯地说。现场群众的愤怒情绪被他化解了,“老乃”也让大家信服。之后,少数民族群众都知道有个维族民警“老乃”,有事都找他主持公道。
以心抵心,他帮助问题少年“回家”
2008年底,一名叫古丽的青少年因盗窃被带到和平桥派出所,她是被人拐到南通。“老乃”经过沟通得知,她家没有电话,也不知确切地址,仅知道家住阿克苏沙。“老乃”拜托新疆的同事帮忙,辗转找到了古丽的家人。古丽的母亲接她走时,古丽带着哭腔说:“叔叔,我舍不得你”。
和平桥派出所辖区,曾活跃着新疆籍未成年扒手,这些人的手法老道,对抗法律的意识强,所以,打击处理的难度较大。“不法分子以到内地做生意为由,哄骗新疆籍未成年人来通,再操纵其进行违法犯罪”乃合买提说,在他的建议下,南通警方架起了救助站、户籍地公安机关、户籍地村(居)委会之间的桥梁。对能查到基本信息的,迅速联系其家人,通过救助站送回,并请当地公安机关重点监督。对联系不到家人的,送到户籍所在地,请当地村(居)委会协助管理。
帮助新疆籍孩子回家,让“老乃”有了名气。至今,乃合买提帮助100余名未成年人回归正途,全市涉新疆籍人员案件降幅达86%。“帮这些问题少年回家,既是帮他们返回故乡故土,也是帮他们返回人间正道”乃合买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