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鼓楼区凤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她叫李春红。今年,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身为党员的李春红, 连续106天在抗疫一线日夜坚守,将党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迎风飘扬。
经验丰富的抗疫“请战兵”
今年年初,疫情袭来,江苏宣布——对来自重点地区的来宁人员采取集中医学隔离观察,这就意味每个隔离点都需要医务工作者进驻工作。作为疾控战线的一名老兵,李春红参加过非典、甲流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经验丰富。“那时一个卫生应急包里装满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流调记录表等必备物品,好几次凌晨有情况,我拎起应急包就出发。在多次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我承担过入户流行病调查、监测采样、消毒消杀等工作,全部做到零感染。如今,作为医护人员和党员,没有理由不在第一线。”她说,“25 年的疾控一线防控经验,让我毫不犹豫地写下请战书,这是我必须上的战场。”1 月 27 日晚,李春红果断写下请战书。
几天后,她和幕府、江东、小市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组成六人一行来到了集中隔离点。虽然他们深知,在那里越近距离接触被隔离人员,越会存在一定危险,但李春红和队员们都没有退缩。
角色多元的“疫”线多面手
每天,穿防护服、戴口罩、戴护目这些复杂繁琐的准备工作对于李春红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侦察员、督导员,又是疏导员、协调员……李春红角色多元。面对心情压抑的被隔离者,她耐心纾解;面对思念家人的被隔离者,她细心安抚;面对出现感染症状的被隔离者,她第一时间上报并采取措施。负责病人生活保障、垃圾清运、医学观察……在各个医学观察点,李春红总是忙不完的活儿。但无论多忙多累,她总是坚守战“疫”前沿,不讲条件、不计安危,打“持久战”、啃“硬骨头”。
与此同时,她还不忘对隔离群众做好心理安抚:“我们是同一战线的,我们隔离的是病毒,在这场战役中我们要携手共同对抗病毒。”
每当脱下“战袍”,汗水已经湿透了她的衣服和头发。李春红的额头也留下深深的痕迹。工作虽然又苦又累,可每当她听到房间里传来:“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暖心话语时,她和战友都觉得内心充满了欣慰之情。“我坚信,每一份付出都会对疫情控制起到作用,大家对疫情工作的支持,让我更加坚定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打赢防疫阻击战。”她说。
“李阿姨”热线里的贴心人
今年3月,大批留学生回国。李春红敏锐地意识到,许多学子应急心理伤害需要修复。这个常常被人忽视的问题,引起了经李春红和同事们的反映,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很快,承担给回国人员做心理疏导工作的“李阿姨热线”开通了。 每天,李春红做的最多的就是通过电话和微信与留学生和家长们交流。24小时不间断的交流,帮300多名海外学子归国后打开了心灵之窗。留学生小敏,回国后心里一直很焦虑。李春红告诉她:“我是李阿姨,你千里迢迢一路艰辛回到祖国回到家乡,这里就是你的家,她们就是你的亲人”! 留学生小睿辗转90个小时途径6个国家回到南京,他感到恐慌和害怕。李春红告诉他:“其实疫情是我们人生的一种经历,这种经历伴随着她们的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刻骨铭心!”第二天他主动联系了她:“一切挺好,就是需要一块香皂和护手霜”。她把自己的备用送给了他。“李阿姨,你真好,就像妈妈一样!”18岁高考女孩小沁只身一人从柬埔寨金边回浙江参加高考,李春红鼓励她:“你在这里,边留观边复习为高考冲刺,放松心态。”留学生们说:“‘李阿姨’的微信就是一丝微光,不停的闪烁跳跃,因为有这束光,我们就感到了祖国所给予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