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伯苍:十年手写23本民情日记
2020-11-18 18:20: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近十年光阴,23本民情日记,手写60万余字,这组数字的背后是一位72岁的农村兼职网格员和人民调解员。2012年,倪伯苍成为江苏启东市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选聘的第一批网格员之一,从那时起,他以海复镇庙基村第一网格兼职网格员的身份,帮扶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守护网格安全。  

    

  早晨5点起床,做完家务、喂完家畜,不到8点就开始到网格中巡查走访,调处纠纷、检查安全隐患、帮扶群众,倪伯苍的一天看起来寻常而琐碎。每天晚上,他又花上两个小时把这一天的走访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矛盾纠纷都记录在日记本上。粗略计算,一年365天,倪伯苍要处理的“事务”不下400件,内容涵盖土地纠纷、婚姻问题、邻里矛盾等。    

  2015113日,23组施毅常年不在家,交养老金不方便,帮其代交。”     

  2017610日,今天遇到入夏以来第一场暴雨,估计有的排涝可能有问题……”     

  2019521日,今天傍晚举行法治教育宣传……”     

  每天晚上七点,倪伯苍书桌上的灯总会准时亮起来。不仅调解矛盾,倪伯苍还把经自己手的矛盾调解工作都给记录了下来,风雨无阻。 

    

  在过去的十年左右时间里,村里的大小事,时间、地点、事件经过都载进23本多达六十多万字的“民情日记”里,密密麻麻且端正的字迹里,事无巨细,既有国家的法律政策,也有村规民约、家长里短甚至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件件虽为平常事,却也是群众要紧事。“每天忙得不得了,但是我很乐意。”倪伯苍说。    

  除了民生事,日记本上还记下倪伯苍的“学习笔记”,涉及诸多时事政策和法律法规。比如,处理村民矛盾经常会遇到婚姻问题,老人就自主学习婚姻法律,关注电视和报纸上报道的案例。“为百姓办事要有据可依、有案可循,必须不断学习。”倪伯苍说。 

     

  一手调解矛盾,一手普法宣传,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倪伯苍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倪伯苍工作室”,还挂着“金牌调解室”“海复镇社区教育中心”两块铜牌,屋子里两边放着书架,各类书籍报纸整齐陈列,屋前不大的场地上还竖起法制宣传栏。为了让村民们“难”有地方诉、话有地方说,20166月,倪伯苍把自家一间闲置小屋改造成网格活动中心,配置图书柜、报刊栏、音箱、血压计、宣传册、小型灭火器、平安哨、志愿服等。他与网格长、村民组长轮流到网格中心值班,引导网格群众到工作室看书、学法、聊天,及时发现收集、汇总反馈网格内的民意诉求,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身边的小问题、小事件、小烦恼。 

   这里还是一个“信访驿站”。村里的一桩桩矛盾纠纷、村民的一个个心理“疙瘩”,只要走入他这个屋子,经他以情以理以法的当面工作和劝导,村民们一时难解的心结就会得到融化,矛盾也自然而然的得到化解。村里的包某还是未成年人,自小父母离异,一直由爷爷抚养,随着包某爷爷的年老和包某的长大,祖孙二人之间矛盾日渐突显,包某的叛逆有时令他爷爷束手无策,他爷爷甚至有过想把他送到镇政府不再抚养的念头。后来,思忖许久了的包某爷爷走进倪伯苍“信访驿站”寻求帮助。倪伯苍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找包某谈做人的道理和思想疏导,包某痛哭流涕,慢慢有了变化;与此同时,倪伯苍找到包某的父母,解决了包某的抚养费用问题……就这样,在倪伯苍的多次努力下,包某又变回了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包某的爷爷也变得心情愉悦了,有事没事就隔三岔五地来到“信访驿站”,找倪伯苍聊聊家常。     

  倪伯苍还召集村民组长、热心群众组成志愿者队伍,帮助孤寡老人代办事项、收集社情民意、开展守望互助等,形成“五分钟志愿服务圈”。一次,村民樊平婆媳因发生交通事故住院治疗,家人必须在医院陪护,而家中板豆成熟急需采摘,晚玉米也要收割。倪伯苍带领第一网格服务队奋战两天,将樊平家一亩板豆摘完,又将晚玉米掰好、脱粒晒干。“以前村里发生矛盾,大家都看热闹,现在在老倪的带领下,大家都非常愿意出力,有什么困难互相帮助。”庙基村25组组长徐成岳说。     

  2018127日,村民施兵不慎陷入一片淤泥地,被困近3小时,等到被发现时,淤泥已经淹到他的脖子。倪伯苍召集紧急救援队30多个村民赶来救援。他们将木架铺在淤泥地上,一边拉、一边挖,经过1个多小时救援,最终将施兵成功救出。 

     

  2017年,倪伯苍根据救助经验,自发召集志愿者,组建应急救援队,从转移安置、水电抢修、救援应急,到急救医生、急救车队一应俱全。倪伯苍还专门准备一个本子,准确记录参与者的职责和联系方式。自组建以来,救援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已成功挽救10人生命。     

  为了解决村里的“大事”,倪伯苍还和网格中有威望的老人共同创建网格邻里议事会,发挥乡贤作用,把网格中的矛盾纠纷化解和公益性事件拿出来议一议,更广泛集民意、聚民智、议民情,推动网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大事不出村居、小事不出网格”。     

  网格里几条水沟,因常年失修,逢旱底朝天,逢雨又成涝,夏天臭气四溢,住在附近的群众深受其害。网格邻里议事会组织网格群众出资,重修水沟,很多人一听说要每家都出钱,不乐意了。倪伯苍多次召开网格邻里议事会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最终拿出群众都认可的方案,实现河清水美。 

     

  启东市海复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红华介绍:“倪伯苍作为老百姓身边的人民调解员,近十年来累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近千起,真正做到了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一方稳定,充分发挥了基层调解员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面对这份党和人民的信任,倪伯苍无比感慨:“在自己十多年的调解工作中,既有一些成绩,也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将立足农村实际,尽最大的努力为振兴乡村经济,为全力脱贫攻坚化解好各类社会矛盾,为党和人民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