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不是为了回避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增强开拓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在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江苏省镇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文生掷地有声。
2021年以来,镇江公安以省厅“六六战略”为导向,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改革中敢于“下深水”,在反诈中勇当“排头兵”,让党史之光将“拳拳初心”点亮成“人民至上”的行动力。
定向切脉拔除“根子”
变“各自为营”为“集团作战”
传统犯罪逐年下降,新型犯罪不断涌现,涉网犯罪急剧上升,2021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占镇江市刑事发案超过四成。“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群众关心的事解决好。”镇江市公安局副局长单永建在督导“闪电”反诈专项行动时反复强调。
在警力不足、人员老化、部门之间存在壁垒等现实问题面前,镇江公安探索形成合成打击、整体作战的新机制。2021年初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形成大要案件侦办牵引机制,明确第一批43个挂牌督办案件。建立专案组,实行局领导包案制,选调退二线的高级警长协助,逐案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专案专办责任,全面推进大要案件侦办工作。创新实施“专案一线党旗红”教育管理和法制派驻工作模式,实行“一案一总结、一案一提炼”,将年度精品案件评比与综合绩效考核挂钩,切实做到奖惩结合、闭环运行。一体实现破壁垒、整资源、集力量、促联动,最大限度提高核心战斗力。
出重拳、用重典、打典型、遏势头,以实际行动、优异战果作出回应。通过开展“雷霆”“闪电”系列行动,重点打击涉及民生各类案件,2021年以来涉电动车警情、发案同比分别下降58.8%、58.7%,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273名,同比上升197%,创同期历史新高。2021年初,镇江警方在办理一起“洗钱”案件时,坚持深挖彻查,通过资金流分析,进而研判出上游一个跨境诈骗团伙,实时挂牌 “4.23通讯网络诈骗案”。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83人,冻结资金1.4亿元。
定点立靶找准“苗子”
变“人工输血”为“自我造血”
始终绷紧“创新弦”,弹好“创新调”, 镇江公安采取社区民警倒时差、跟人流、精准化的摆摊“练摊”方式,让“铁脚板”活跃在“闹市区”,通过“流动宣传防范阵地”,解决好一些群众家庭不愿社区民警上门的问题,助推社区民警以新的形式回归辖区、融入群众,精准开展防范诈骗宣传工作。
“走好群众路线是我党优良历史传统,新时代仍是平安建设的法宝。”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四牌楼派出所教导员姜志鸿学有感触。2021年来,镇江警方认真研究制定《社区民警“练摊”规范》,明确时间、方式、内容和工作流程,统一摊位样式、防范形式,在镇江市73个派出所组织开展社区民警“练摊”活动。通过以社区民警警务区为最小作战单元,每周开展一次警情研判,梳理警情特点、受害人共性特征等信息,根据警情特点和群众意见不断动态调整防范内容,将公安防范的“计划经济”引向“市场经济”,有针对性地确定“练摊”时间、地点及受众群体、宣传方式。
宣传形式上,从以前的口头宣讲、印刷品发放向视频播放、小节目表演等延伸拓展;人员组成上,从社区民警单一力量向网格员、消防员等联合“出摊”发展,逐渐形成对警务室的再延伸,开拓形成警务工作更小作战单元,强化社区民警的“铁脚板”,助力“大网铁”机制协调优化提升。
定区划片打好“胚子”
变“短期治标”为“长效治本”
“镇江城市全省最小,但高校不少,在校生数量全省排名第三。”镇江市公安局内保支队政委董群介绍。面对事情多、压力大、警力少的情况,镇江公安以问题导向、向难处发力,积极探索“所队合一”的内保工作新模式。2021年初,在成立专门内保大队的基础上,与主要负责镇江市高校园区安全保卫的派出所实行“所队合一”勤务模式,最大限度优化布局、盘活资源、提升合力。实现减负基层、群众满意的“多赢”效果。
长山派出所服务管理的高校园区目前有师生近6万人,“所队合一”后,派出所34名警力全部纳入内保范畴,所领导班子兼任内保大队领导班子,一举解决派出所专业性不够、内保大队警力不足两个问题。所内民警、辅警在承担派出所日常工作的同时,按照经保、文保、企保、案件查处等内保条块分工,定人定岗定责,形成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和高度共享的警务运行机制,内保工作整体战斗力大大提升,切实将“五根手指”攥成精准攻坚的“铮铮铁拳”。
2021年来,镇江警方立足“平安大学城”,设立“内置式”校园警务站,建立多个警校微信群,结合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闪电”行动,于2021年3月下旬联手启动了“零诈校园”创建行动,与高校园区内的5所高校分别召开了联席部署会议,集合师生开展启动仪式,向每所高校下发了“零诈校园”建设18项任务清单。截至2021年6月,已经有30余名学生向各自的辅导员报告转账信息,成功阻止了10余起诈骗案件的发生。大学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环比下降了48.2%,学生反诈意识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