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梦洁,原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现任淮阴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
累计接手社区矫正对象3900余人、组织各类教育和公益活动150余次,陪伴未成年服刑人员94人,达1823小时,无一例脱管、漏管,在她的带领下,淮阴区社区矫正绩效考核成绩连续多年全省前列、淮安领先。
今年是她在淮阴区司法局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一路风雨一路歌,她见证了淮阴区社区矫正工作从零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
矫正路也是风雨路
社区矫正是一项新型刑事执行活动。作为探路者,社区矫正工作者们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社区矫正那么多规矩,还不如把我送到监狱里!”“你们不让他外出打工,谁来养家?”“把罪犯放在社会上,我们的安全怎么保证?”矫正对象的抵触、家属的不配合、社区居民的不理解并未让她退缩,她认真钻研,逐一化解工作难题。
左手法律在先,右手关怀在后,严格监督管理,耐心教育帮扶。对屡教不改的亮红灯,严惩不贷;对自我松懈的亮黄灯,及时预警;对遵纪守法的亮绿灯,宽松管理;对生活迷茫的还要亮上一盏启明灯,点燃希望。社区矫正“淮阴经验”在全省推广,她和社区矫正共同成长,成为这一重要法治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矫正路也是成长路
周某,是她接触的第一个刑事罪犯,入矫之初,他顶着五颜六色的头发,梗着脖子对漆梦洁说:“谁都别想管住我!”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小漆,只能故作镇定。经过多次教育,周某仍不思悔改,强攻不行,必须智取。每次上门走访,漆梦洁都会给周某的女儿带上小礼物,和他沟通也多是关于孩子成长的话题。渐渐的,他们的话题多了,他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当漆梦洁说出,孩子这么可爱,如果你被收监,谁来照顾她?周某深受震动,他对她说,“以前是我不对,我一定服从管理教育。”这一刻,漆梦洁说她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更深刻地意识到:在社会上改造罪犯,不仅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更要有解决难题的智慧。矫正路也是创新路
矫正是为了更好地回归,漆梦洁带领矫正中心不断探索,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传递司法的温度。她们在全国率先开展损害修复工作,组建心理咨询师团队,矫治犯罪心理,修正人生轨迹,践行社区矫正“治本安全观”;她们利用远程会见,助力亲情帮教,帮助1000余名服刑人员家属完成“家门口的探监”;她们创新搭建“双微平台”,受到省司法厅领导点名表扬,并批示在全省推广;“淮阴区社区矫正”官方微博连续三年被省厅表彰为“十佳政务微博”。
矫正路也是阳光路
17岁的小宇是精通编程的计算机天才,却因一时冲动犯下大错,2年的高墙生活让他性格更加孤僻少言,整整2个月,漆梦洁带着他一起上下班。渐渐地,小宇鼓起勇气对她说“我想上学!”在多方协调下,小宇顺利重返校园。为了帮小宇重拾生活信心,漆梦洁鼓励他报名参加全市中学生计算机比赛,获奖的那一刻,小宇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报喜。后来,小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校。 为了帮助更多像小宇这样的失足少年重拾信心,她们建立了“阳光在线”未成年成长中心,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帮助这些孩子走出阴霾,茁壮成长。矫正路也是收获路
这条路上,既有重要节点安全维稳,坚守一线、夜不能寐时的苦楚;又有矫正对象发生突发状况,必须及时应对时的辛辣;既有面对家属的误解,心中涌出的无限酸涩;又有成功挽救矫正对象,收到真情感谢时的甘甜。在漆梦洁的努力下,淮阴区社区矫正实现多年安全稳定,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的态度从抵触逐渐转变为配合。他们的心态从封闭到开朗,从自我怀疑到重树信心。漆梦洁说,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漆梦洁先后荣获全市优秀产党员、淮安青年五四奖章、淮阴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2020年,她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个人”,成为淮安市首个获此殊荣的社区矫正工作者。组织的肯定、收获的荣誉更加激励她,她说,她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坚守,用青春传递爱和希望,用奉献守护一方安宁,用坚守勇负时代当担,用奋斗绽放别样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