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引导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先后邀请法官、检察官、社区警官以及专业律师,一同走进网格,走到百姓身边,深入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
法官进网格
丁家店村位于大豫镇的东南部,村里的留守老人居多。如东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们,来到了村里老年人经常聚集活动的网格服务驿站,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
他们用轻松诙谐接地气的语言,将生活中的案例故事进行串联,把登记离婚冷静期的设置、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夫妻债务问题、遗嘱的形式和效力、代为继承制度的扩大、遗产管理人制度等《民法典》亮点内容融入其中,多角度切入,激发现场听众学习《民法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座结束后,他们还同镇村干部和网格员们进行现场交流,并赠送了普法资料,帮助基层干部强化法律知识储备,提升运用《民法典》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
检察官进网格
如东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冒着大雨来到九龙村,为网格员和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法典》宣讲课。
九龙村地处黄海岸边,渔业资源丰富,他们结合其渔业村的情况,开展了题为《别把自己“捕”进法网》的讲解。将曾办理的典型案例融入讲解过程,对刑法和民法中关于海洋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剖析,帮助村民们增强法治意识,共同守护蓝色家园。
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讲述真实案例,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重点关注的、《民法典》修订中的特色内容,包括彩礼、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冷静期等方面讲解得透彻生动。
宣讲前,他们向村民们发放了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包括《渔业法》《刑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中与海洋环境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在发放资料的同时,他们还与网格员深入交流,了解村情村况和平时在网格工作中最常见的矛盾纠纷类型,并指导大家在今后矛盾纠纷解决的过程中灵活应用《民法典》。
警官进网格
大豫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作用,全体社区民警下沉网格,充分利用日常巡逻、走访以及接处警的每一次机会,对社区群众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
兵房社区位于大豫镇的镇中心,商贸发达,人员流量较大。兵房社区的社区民警在日常巡逻时,随身带上《民法典》的宣传材料,遇到社区内的商户、居民便停下来,聊一聊、讲一讲。
为了使宣讲更接地气,他们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结合“遇到老人扶不扶”、“遇见危险救不救”等典型例子,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立法目的进行了专门阐释,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对宠物饲养、高空抛物、民间借贷行为合法性界定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我们希望通过社区民警的宣传,使辖区群众对《民法典》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营造了学法、遵法、崇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创建平安法治大豫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谈及开展宣传活动的初衷,大豫派出所所长唐国华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律师进网格
大豫镇各村各社区也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积极邀请顾问律师为村民群众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大豫社区邀请社区法律顾问来到了社区内的网格服务驿站,开展“《民法典》进网格”活动。前期,社区干部通过大豫社区的“法润民生群”发布了活动预告,闻讯赶来的居民坐满了网格活动室。
活动现场,他们向居民们讲述了《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针对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中群众较为关注的新修亮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现场发放普法信息卡,以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向群众进行《民法典》相关法条的宣传。
他们还对来访的群众提出的法律援助、不动产买卖、交通事故赔偿等各种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在宣传《民法典》的同时,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的法律问题、满足法律需求。
大豫镇政法委员孙丹表示,自《民法典》颁布以来,该镇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三官一律”进网格仅仅是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大豫镇将普法宣传进一步延伸到机关、企业、学校、乡村等社会的各个角落,推动形成遵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浸润到群众日常生活细节中,守护群众幸福生活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