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法院以“史”淬火为民再出发
2021-08-02 17:35: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海安市人民法院干警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用实际行动厚植为民情怀,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打好司法为民“组合拳”,不断增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要充分利用党史这座智慧的富矿,树牢全局观念,构建战略思维。”在海安法院党史学习专题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院党组书记秦昌东强调,“要以社会各界对法院教育整顿的25条意见建议为‘新蓝图’纲要,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表,逐一对照落实,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法院工作,擦亮司法为民底色。”

  用好初心“比例尺” 测量为民“成绩单” 

  “被告人孙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2021年7月20日,海安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翟仁华在驻所科技法庭对孙某盗窃案进行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成功跑完7日刑拘直判接力赛最后一棒。 

  据悉,海安市公安局于2021年7月14日将孙某刑事拘留,海安市检察院经审查于2021年7月19日提起公诉。海安法院同日立案,并在受案两日内审结了孙某盗窃一案。 

  执法办案是法院主责主业,也是司法为民最直观的体现。海安法院刑庭探索制作“表格式”判决书,推进刑事速裁案件集中审理模式;同时不断畅通与公安、检察院间的工作衔接渠道,进一步提高审判效率。通过系列创新突破,跑出公平正义加速度。 

  回望过去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又好又快实现公平正义是法院人不变的初心。法院工作中,如果案件进度长期停滞,当事人诉求无法得到及时回应,不仅会影响司法公信力,还可能引发涉诉信访等问题,这是法院工作的“硬杠杠”。因此,海安法院制定完善《关于加强案件重要流程节点管理的规定》,严格落实案件审限管理。收紧审限变更审批权,首次变更由分管院长审批,两次以上交院长审批,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无法定事由的由院长审批。动态监控长期未结案件,坚持“一周一通报”,为案件承办人拉响“警报”,倒逼案件审理进度提速。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没有合理理由的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政治部、审管办、机关党委将联合约谈,如发现问题,则严格问责。 

  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从党的红色传统中,海安法院汲取强大能量,不断提高执法办案能力水平。截至2021年7月25日,该院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6.35%,位列南通全市第一。 

  构筑服务“坐标系” 找准为民新定位
   

  “秉公执法、为企解忧”。近日,海安某建筑公司将一面锦旗送到海安法院民一庭庭长刘昌海手中,感谢其在参与化解一起群体性涉疫情劳资纠纷中的辛苦付出。 

  2020年,受疫情影响,该建筑公司多名在南非参与项目施工的工人要求回国,部分工人与公司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工人们顺利回国后,建筑公司垫付了回国和隔离期间产生的费用。2021年初,70名工人到相关部门上访并申请仲裁,工人和建筑公司对出国保证金和隔离期间的工资问题意见不一,产生纠纷。 

  刘昌海接手该案后,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参与纠纷化解。在多次协调会中,结合劳动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刘昌海对疫情风险负担、劳资双方权利义务、解除协议及承诺书的效力等情况进行分析,专业的释法明理,赢得了双方的信任和肯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建筑公司按照约定履行了全部义务。这起涉及70人的群体纠纷最终得以实质性化解。 

  勇立前沿,履责于行,这是海安法院积极参与诉源治理的一个缩影。人民法院发展史就是一部司法为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海安法院坚持树牢服务大局的鲜明导向,将深化诉源治理写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各部门借助与金融、工商、保险、劳动仲裁、妇联等部门建立的联动机制平台,积极提供协助配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基层法庭坚持“四类案件三进村”,邀请村委会成员、调解工作者参与调解,提高村组织调解能力,并对群众进行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主动将法院工作置于发展全局中谋划推动,海安法院坚持从源头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021年5月27日,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之际,该院开展民法典集中宣传活动,干警们深入村委会、企业、菜市场、社区等,针对不同人群需要,为群众带去近十场“点单式”民法典知识盛宴。 

  “我们要在大局中行动,在实事上作为,将学史力行与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2021年7月19日,秦昌东带领全体院班子成员参观海安“四史”教育馆时说。 

  用好党史“倍增器” 凝聚为民向心力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日前,在海安法院青工委组织的“一起读党史”读书分享会上,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丁培培与大家分享了《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及心得体会。 

  海安法院立足把好思想总开关,用党史学习教育凝聚起团结一致、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2021年2月初,因某机械公司迟迟未按照仲裁裁决书给付员工工资和高温津贴,束某等20名员工无奈之下向海安法院申请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刘林立即对被执行人进行了网络查控,并依法对公司名下的两处不动产进行了查封。经刘林多次释法明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迫于法律威严和执行威慑力,主动至法院接受谈话,并出具了分期履行义务承诺书。 

  2021年6月3日上午,在海安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束某等20人现场领取了被执行人按诺履行的执行款49万元。“刘法官,谢谢你们,辛苦了,我们真心为你们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行点赞!”申请执行人束某拿着执行款,竖着大拇指连声感谢。 

  将“纸上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是执行干警给申请执行人最直接有力的回应。据悉,2021年以来,海安法院共开展集中大执行16场,发放执行款3.9亿元,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海安法院干警在深刻学习领悟的同时,以党史中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指引,积极进取,展现担当作为。立案庭干警坚持如沐春风的热忱服务,法警大队队员坚持一丝不苟的安全守护,审执一线的干警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走访调查,“春蕾班”的“法官妈妈”坚持将心比心、真情陪伴……在每一个岗位上,海安法院干警都把使命牢记在心,将责任扛在肩头,坚持用实际行动书写司法为民的生动答卷。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