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网

省直网站
长安网群

戒“身瘾”难,戒“心瘾”更难!广东探索了这些模式

发布时间: 2019-06-26 文章来源: 中国长安网 作者:

  “‘身瘾’难戒,‘心瘾’更难除啊!”在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下称“省三水所”),戒毒人员阿俊(化名)已有“三进宫”的经历。“心里会很想念毒品带来的‘快感’,加上身边毒友的诱惑,很容易复吸。”

  毒瘾难戒,这是戒毒人员顽固的“心魔”。作为专门收治戒毒人员的场所,戒毒所如何帮助他们彻底根除毒瘾?根据去年6月司法部提出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广东迅速行动,并积极创新戒治方法,试点“运动戒毒”等模式,利用自主开发的体质健康智慧管理平台系统,全面分析戒毒人员身体状况,并开出科学“运动处方”。连日来,记者走进我省多所戒毒所采访。

  “一天不吸,浑身不舒服” 

  “我知道是摇头丸,但没多想,看同学玩得很开心,心里好奇,也不想不合群,决定试一口,没想到……”在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下称“省二戒所”),回忆起初中毕业聚会时首次涉毒,阿强(化名)难掩悔恨。

  “一天不吸(海洛因),浑身就不舒服。”省三水所戒毒人员阿明(化名)还不到28岁,“毒龄”已超10年。  

           

  近年来,新型毒品花样不断翻新。国家禁毒办日前发布《2018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也显示,一些毒贩不断翻新毒品花样,“神仙水”“娜塔沙”“0号胶囊”“氟胺酮”等新型毒品不断出现。

  “新型毒品有很强的兴奋、致幻和麻醉效果,吸食者极易产生依赖。”省戒毒局教育矫治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型毒品常常扮演“引导性毒品”角色,也就是说,随着吸毒瘾日益加深,摇头丸、冰毒等新型毒品满足不了需求后,继而转吸食海洛因等成瘾性、危害性更强的传统毒品,步步陷入毒品泥潭。

  “尽管生理行为没有传统毒品成瘾者表现得激烈,但新型毒品成瘾者一旦病发,常常精神失常,难以自拔。”省三水所四分所一大队戒毒警察刘成才说。

  “运动戒毒”开出“运动处方” 

  对戒毒干警来说,要管理好这些学员,很不容易。“最大的挑战,来自戒毒人员情绪的不稳定性和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受到一点刺激,情绪就会突然失控。”刘成才告诉记者。

  今年初,我省在省二戒所启动了“运动戒毒”试点工作,通过运动的方式,以达到科学戒毒的目的。

  每天早上9时,戒毒人员阿东会带着小组成员准时出现在省二戒所内的操场上。俯卧撑、平板支撑、侧桥……这是他们每天的运动课程。作为首批尝试“运动戒毒”戒毒人员,几个月下来,阿东身体各项指标明显提升。

 

  戒毒人员阿强说,他最喜欢的运动课是“鬼步舞”,每次跳舞都会回想起从前和朋友玩耍的快乐时光。他说,在运动中能渐渐感到自己被毒品侵蚀的身体在恢复健康,感到未来还有希望。“因为吸毒,我失去了几个好兄弟。他们劝过我好多次,叫我不要吸了,但每次没隔多久又复吸了,伤了弟兄们的心。这次,我一定要成功!”

  对戒毒人员来说,除了身体要康复,心理上也要戒断毒瘾。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也是戒毒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省三水所通过问卷调查、心理疏导等方式,科学鉴别吸毒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从而实现分类管理、对症下药。

 

  集中收治避免交叉感染 

  吸毒行为与艾滋病的传播存在密切关系。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下称“省四戒所”)是我省集中收治男性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的大型监管场所,目前收治近300名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

  自2009年起,我省司法行政戒毒单位就开始面向全省(除广州外)集中收治男性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并于2013年成立了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首间艾滋病确诊实验室,该实验室业务带头人黄达辉和同事的主要工作就是“和血打交道”: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确认戒毒人员是否感染HIV。“准确而又快速地区分谁是感染者,这是实现集中收治的一大前提。”黄达辉说。

  因为工作需要,黄达辉常需要直接接触血液、尿液、粪便等传染源,“干了这么多年,心态越来越平和了。”黄达辉说,“我们要用一万分的认真来对待每一个样本,绝对不能出错。这是对生命负责。”

  常年在戒毒所工作,压力如影随形。因为警察和医生的双重身份,黄达辉团队更面临管理和治疗的双重责任。

  戒毒所里的学员,既是艾滋病患者、又是戒毒者,有的人不理解、不信任,不怎么配合治疗,甚至自暴自弃。戒毒人员阿鹏(化名)就是这样。黄达辉每天和他沟通、耐心解释,让阿鹏内心里不信任的“坚冰”慢慢“融化”。坚持治疗后,阿鹏的身体状况不断好转,后来他还主动站出来现身说法,鼓励其他戒毒人员积极接受治疗。

  面对面交流、握握手、拍拍肩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都包含了医护人员对戒毒者无言的关心。“我们既是警察,又是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救心’。”黄达辉说。 

   
供稿:
责编:
【加入收藏】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