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网

省直网站
长安网群

为筑牢“好地方”底线底板贡献“江都力量”

发布时间: 2021-02-22 文章来源: 江苏长安网 作者: 杨德银

  开拓创新  久久为功

  为筑牢“好地方”底线底板贡献“江都力量”

  扬州市江都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杨德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建设是把“好地方”建设好、发展好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系列部署要求,坚持高点定位、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谋划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启动“1+N”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升级改造,《智治支撑社会治理的“江都实践”》被中央党校、人民网评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全省两家、扬州唯一,基层基础不断筑强筑牢。

  面对上级有要求、周边有赶超、自身有需要的新形势,我们将不断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突出党建引领,聚焦关键环节,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全力打造区域社会治理“江都样本”。

  打造高效指挥“综合体”,为建设“好地方”底线底板提供科技保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使智能化成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一是标准化推进指挥中心建设。全面建强区镇村(社区)三级实体化指挥调度中心,健全完善区级主战、镇级实战、村级应战的联动指挥体系,按照有阵地、有人员、有机制、有保障的“四有”要求,科学设置指挥调度、坐席、协调会商、服务功能、办公等五大功能区,配齐配强中心工作人员,确保中心24小时有人值守,把社会治理“大脑”建好用好。二是精细化推进联动平台建设。紧扣数据规范、功能拓展、系统融合、流程优化、绩效可控5大核心需求,加快“1+N”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平台升级改造,整合12345热线、数字化城管、综合执法、阳光信访等平台,实现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在基层的汇聚共享,实时更新、实时传输、服务实战,不断满足网格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三是信息化推进应用软件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升级“智惠江都”APP,将更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应用融入其中,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让群众不出网格就能解决生活难题,做到“零距离”听百姓呼声,“不见面”为群众服务,让智治赋能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勾勒多元融合“共治图”,为建设“好地方”底线底板提供实战保障。健全完善联合研判、协同处置机制,全面形成以网格化治理为载体的联动共治体系,实现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健全“村(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组队)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建立完善“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机制,使党的领导覆盖网格化治理各方面,把党的意图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实际举措和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以党建全覆盖推动治理全落地。二是突出联动共治。深入推进区镇两级指挥中心轮值指挥长制度,不断完善网格事件联动处置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三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重大事项共商、改革项目共推、难点问题共治、平安江都共建,实现社会治理相关部门优势互补、联动共治。三是突出力量融合。探索“网格+”模式,全力推进“网格+警格”“网格+信访”“网格+共青团”等建设,常态化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将维护政治安全、安全生产、文明创建、生态环保、平安创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纳入网格,有效做到精确预防、精微服务、精细管理、精准处置。

  强化社会治理“铁脚板”,为建设“好地方”底线底板提供力量保障。推动以“铁脚板”落地为导向的力量组织体系建设,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工作运行实战化、考核管理精细化,全力筑牢社会治理力量根基。一是加强人员配备。在目前“一格一长、一专多兼”的基础上,深化机关干部“四带头”、政法系统“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当好‘八大员’”、选派新录用公务员到乡镇担任兼职网格员等活动,持续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保障能力。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在区、镇建立网格学院(网格培训基地),健全两级培训体系,分层级、分专题常态化开展网格队伍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轮训全覆盖,提升网格员能力素质。支持鼓励网格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及社会工作专业化再教育,全面提升网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强考核奖惩。深化网格员日常管理,做好专职网格员每月“线上+线下”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工作,持续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向社会报告”等系列活动,形成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效应,最大限度激发网格员工作能动性,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供稿:
责编:王志高
【加入收藏】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长安网